第B08版:域外之音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19年07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外垃圾焚烧别有一番景象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十分成熟可靠,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以处理生活垃圾。其中,很多垃圾焚烧厂不仅是垃圾处理设施,更因为新颖的设计和独到的创意,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甚至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结晶。本期“域外之音”带您从音乐之都维也纳,到浪漫之都巴黎;从日本水都大阪,到千年古城罗斯基勒;各式各样的垃圾处理厂构成了一道特殊的靓丽风景。

丹麦能源之塔

丹麦是世界上最早对垃圾处理立法的国家,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垃圾焚烧厂”——能源之塔就建立在丹麦的罗斯基勒自治市。

2014年9月2日,丹麦皇储弗雷德里克为能源之塔正式揭牌。能源之塔下部模仿周围工厂的尖角屋顶,而上部的97m尖塔则以现代化的方式与该市重要文化遗产Roskilde教堂相呼应。

能源之塔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承担气候壁障的功能,而外层为带有不规则激光切割圆孔的棕色原铝板。多孔设计的外墙和经过颜色处理的铝板,使能源之塔看起来极具观赏性。白天,能源之塔展示出本真的棕色和金属光泽;夜晚,两层立面之间的灯光系统让燃烧塔展现出另一番韵味。按照设计者的说法,一小时内每隔一段时间,星星之光都会慢慢变成点亮整个建筑的熊熊“火焰”;当“火焰”退去,微光回归,建筑看起来如同燃烧的灰烬。

法国依塞纳垃圾处理厂

在法国巴黎西南的塞纳河河畔,有一座现代建筑。当地民众形容它“像一座豪华的写字楼,像一个绿荫环绕的图书馆,像医院,像学校,就是不像垃圾处理厂”。然而,这正是欧洲最大、世界上探入地下最深的地下垃圾处理厂——依塞纳的地面部分。

依塞纳一直延伸至地下31米,所有设备全部安置在地下。露出地面的21米只相当于一个普通6层住宅的高度,与周围建筑和谐辉映。依塞纳除了能够充分利用能源以外,它所产生的废气中粉尘处理率达到99%,二噁英的排放几乎为零,包括废气、废水、噪音等指标均大大低于欧盟的标准。

日本舞洲垃圾处理厂

在日本大阪湾旁有一座建筑费高达600亿日元的建筑,梦幻的外观、斑斓的色彩,如一座环球影城一般。这就是建在大阪人工岛上的舞洲垃圾处理厂,它也是奥地利著名建筑家白水先生的作品。

舞洲垃圾处理厂非常重视外观设计。五百多个形状各异的窗户,天蓝色大烟囱上的条纹红黄相间,曲线设计和大片绿植相互映衬,完美地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日本,即便是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居民区、公园旁、政府边,垃圾焚烧厂都随处可见。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运动员村不远处,就是东京有明垃圾清扫工厂。更为惊奇的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甚至建在了日本皇宫边。在日本皇宫周边7公里范围内,有7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奥地利维也纳施比特劳垃圾处理厂

闻名遐迩的维也纳不仅是“音乐之都”,而且还是一个“建筑之都”,到处充满着艺术的气息,坐落在此的施比特劳垃圾处理厂就是其中之一。

施比特劳垃圾处理厂的外墙面上涂抹着各式各样的卡通画,窗户大小不一,每扇窗户都被可爱的卡通画围绕着,天台和阳台上还种植了许多绿色树木。建筑中部有一个硕大的金色球体(控制室),在蓝天下格外醒目。该工程经历四年建成,垃圾处理过程中没有异味,没有噪音,更没有黑烟。与其说它是一座垃圾处理厂,它更像是一座童话城堡。

新加坡大士南垃圾焚烧厂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新加坡每天产生约2.1万吨垃圾,其中约38%被焚烧处理。目前,新加坡共有4座正在运营的垃圾焚烧厂。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位于新加坡西部、日处理能力达3000吨的大士南垃圾焚烧厂。从外观看,除了高耸的烟囱,这座位于工业园内的焚化厂与普通工厂无异。从它的烟囱口,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烟雾排放,焚化厂内也几乎闻不到异味。

大士南垃圾焚烧发电厂,于2000年3月完工,总投资为9亿元新币,共有6条日处理量为720吨的焚烧线,采用马丁炉排,配置2台66MW发电机组。焚烧厂设有中央控制室,通过数字控制系统,监控焚烧的各个环节。

目前,新加坡3%的电力是由垃圾焚烧产生的,大约是新加坡主岛上所有路灯用电量的3倍。以大士南垃圾焚化厂为例,它2012年的发电量占到了新加坡用电总量的2%。

垃圾经过焚烧处理,体积可缩小近90%,对土地资源有限的新加坡而言,可以缓解建设垃圾填埋场的压力,有助于建立可持续的垃圾处理体系。经过处理后,不可焚烧的垃圾会以海运方式,转移到新加坡本岛以南约8公里的实马高岛。

瑞士垃圾焚烧厂

2013年,瑞士的垃圾处理中,焚烧占比49%,循环利用占比34%,堆肥占比17%,焚烧是瑞士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瑞士排在丹麦之后,人均垃圾焚烧量处于欧洲第二位。目前瑞士全国有30个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理成本约为150-300瑞郎/吨。2013年垃圾焚烧量达到279.8万吨,占垃圾总量的49%,并且瑞士大多焚烧厂均为近十年所新建。

有着“世界公园”美誉的瑞士,执行着欧洲最为严苛的垃圾分类制度。瑞士70%的废纸和废电池、95%的废玻璃、71%的塑料瓶和近90%的铝罐以及75%的锡罐得到了回收,各项比例均居欧洲领先地位。而不可回收垃圾则用于发电、供热。2013年的数据显示,由处理垃圾产生的能源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2%,这一比例超过煤炭在瑞士的使用比例。瑞士不少社区供应的热水,就是用垃圾处理厂燃烧不可回收垃圾所产生。

瑞士政府现在更为关注的是,是否将垃圾中有机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从财政上给予经营者一定的资助。对当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废水、环境热能和垃圾中有机物在电力生产中的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垃圾中有机物焚烧产生的电力占所有可再生能源电力产量的83%,在热能生产方面约占30%。由此可见,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是瑞士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部分。

瑞士人对垃圾焚烧也大都持欢迎态度,很多焚烧厂都建在居民区周围,除处理垃圾外,还能用于供电供暖。

(综合自“中国循环经济”、《中国华能》等)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