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横跨50年 从芦苇荡走来的崇明小乡镇……

“西沙义警”锻造“无贼乡村”

西沙义警日常巡逻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在崇明区绿华镇党委副书记季周平的办公室里,有一本《绿华镇志》,翻开硬装绿皮封面,旧时光的味道瞬间扑鼻而来,绿华的开篇就记载在这略显斑驳的书页里……

上世纪70年代初,绿华镇,在崇明岛西南端的长江滩涂上围垦而成,一批批务实的年轻人带着梦想迁徙到这里。

数十年间,跟随着法治建设的进程,绿华借鉴“枫桥经验”,在这个偏远的小乡镇界内,织密起一张群防群治安全网。在这里,每一个村民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西沙义警”。

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绿华镇,找寻长治久安背后的答案。

芦苇荡里的青春和记忆

现年65岁的柏永平是绿华镇最早几批迁移过来的村民之一,在他的记忆里,初到绿华时,这里只是一片白茫茫的滩涂。所以在很多像柏永平这样的“老绿华人”口中,“潮来一片白茫茫,潮去一片芦苇荡”是绿华最真实的写照。

“当时崇明要建设这块地,就从各个乡镇抽调了一批人过来,我家里弟兄多,就选中了我。”那一年是1973年,20岁出头的柏永平拿着生产队下发的棉席、被子等生活用品,就在芦苇荡里开始了自己自力更生的新生活。

“条件是真的艰苦,住的也没有像样的房子,就是用芦苇搭起来的一个环形棚,几个人合一间。”在柏永平的描述里,这样的“房子”更多只是满足睡觉的一席之地,而干的活也都是一些围垦、种地的体力活。

柏永平说,那个年代,还有一个极为真实的社会写照:荒凉的土地上,一方面吸引着勤劳务实的农民在这里开疆拓土,另一方面,无处生存的地痞也逐渐向这里流散,因而当时的治安环境并不是很好。

“80年代有了电影院,小混混们为了一张戏票都能厮打起来,农家种的水果更是随手就能拿。”有限的警力不足以治乱,柏永平在90年代初加入了联防队,以群众为力量辅助警力开展治安防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就是后来绿华“西沙义警”的雏形。

不过那时的联防队只是一个小型组织,加上柏永平也只有6个人。“我们3个人为一组,实行两班倒,抓的都是一些偷鸡摸狗的人,而且一抓一个准。”柏永平饶有兴趣地告诉记者,有时候在夜里伏击,远远就能看到一个骑着自行车载着蛇皮袋的人过来,这个人很大可能就是贼了。”那段经历给了柏永平在基层综治工作上最好的历练,让他对于可疑对象有了一种天然的嗅觉,再后来,老柏便成了“西沙义警”最早的骨干力量之一。

旅游“打卡点”召唤西沙义警

进入千禧年后,绿华镇开始提速发展。

“农家以耕地为生,多的村是人均五六亩,少的村是人均二三亩,加上绿华本身土地肥沃,果树林木在我们这里种植条件很好,尤其说到崇明‘老鼠沙’,那柑橘是出了名的。”绿华镇党委副书记季周平告诉记者。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上海长江隧桥、崇启大桥的相继贯通,如今的崇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岛外游客,坐落在绿华的著名旅游景区西沙国家湿地公园和明珠湖就是游客们到崇明的主要“打卡点”,每年游客接待量近百万人次。

“旅游产业带动着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地区维护稳定、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季周平坦言,尤其是到了节假日,各类问题更容易爆发。“像农村道路本来就狭窄,往来车辆碰擦事故多发,为了一个停车位也会引发矛盾。而到了每年的收桔季节,因为外来游客随意采摘引发的纠纷同样不在少数。”

走出一条富有乡村特色的“平安崇明”发展之路也一直是区委政法委慧心描摹的蓝图。如何在这样一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有效提升社会治安防控的能力?将各类问题化解在源头?绿华镇起初的设想是借力“平安志愿者”,但一段时间后发现,90人的队伍虽然不算小,但仍旧存在覆盖面有限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在群众工作上似乎没有抓手也没有推力,如何才能将这个“群防群治”的工作落到实处?

在绿华镇党委书记朱晓平的要求和部署下,镇党委副书记季周平带队前往浙江诸暨的枫桥镇,实地感受“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到底有哪些经验之谈。

“其实回来后,我们就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是‘枫桥经验’的重要精髓。我们绿华镇本身就人少地多,农村又是一个熟人社会,群众工作应当是难度不大的。”季周平表示。

受到“红枫义警”的启发,绿华镇决定组织这么一支群众队伍,契合着“西沙湿地”的绿华特色,取名就叫“西沙义警”。

村民化身“朝阳群众”“西城大妈”

按照绿华镇党委书记朱晓平的设想,“西沙义警”是一个有形亦无形的队伍。

“目前,我们已将睦邻点负责人、平安志愿者、农家乐经营者、垃圾收集员、村居民小组长等9支队伍组合在一起,这是一支网格化的巡防队伍。在条线的部署上,我们还有劳动监察、基干民兵、综合协管、专业社工、居家养老、动物防疫、单位内部职工、市容协管、特保、河道保洁等15支队伍。”

季周平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绿华镇结合自身人口密度小、村居相对分散的特点,将辖区内有饭后散步习惯的居村民整合在一起,又形成了一支特殊的“夜跑队伍”,负责日常步巡守护。

在勤务运作机制上,“西沙义警”参与巡守工作的等级也有所不同。“我们根据辖区派出所综合研判并发布相关勤务响应级别后,会同步启动‘西沙义警’等级勤务响应机制。”

“这些‘有形’的队伍,他们统一着装、佩戴红袖标,为绿华构建起了白天有河道保洁员等队伍、傍晚有夜跑等队伍、夜晚有社保队员等队伍、单位有条线巡逻队伍、空中有视频监控探头的全天候立体化巡守模式。”

季周平告诉记者,所谓“无形”的队伍,其实就是生活在绿华镇内的每一位村民。“我们倡导按照‘自己的家园自己护’的原则,每个人都参与到治安防护的工作中来,守护自己的家园,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西沙义警’,他们就像‘朝阳群众’、‘西城大妈’一样,是社会治安志愿者最扎实的力量。”

“日常工作中,他们会全面参与到治安防范、信息收集、隐患排查、看家护院、景点安保等工作中,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还有一套奖励机制。”在绿华镇社会稳定办主任贾全彪看来,这无形之中给绿华镇织就了一张社会平安防护网。

今年辖区可防性刑事案件零发案

2016年底,“长江口倾倒垃圾案”引发社会关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案件的背后,还有“西沙义警”的故事。

西沙义警老许因为此前管理过外来人口的缘由,认识不少以捕鱼为生的外地来沪人员,其中就包括涉案人员钱某。“钱某原本是负责帮垃圾倾倒望风的,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位子被刘某顶替了。”因为心生怨气,钱某就在一次无意的攀谈中,将刘某“高薪望风”的非法牟利手段告诉了老许。

常年做综治工作的老许,养成了一个习惯,会将所有治安线索记录在自己的一本本子上,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许于是将这条可疑的线索记上了一笔。

“后来,倾倒垃圾案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影响很大,我细细一琢磨,觉得刘某涉案的嫌疑很大,便将当时记录的那条线索提供给了警方。”此后,从刘某这一突破口切入,警方势如破竹,案件背后的幕后元凶被一一擒获。

“这样的故事,其实只是西沙义警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群众主动发现、上报各类综治信息3000余条。‘西沙义警’队伍通过开展全天候群防群治巡守活动,给犯罪分子以极大震慑,增强了群众身边的安全守护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高。”

绿华派出所所长朱卫荣告诉记者,通过开展群防群治“西沙义警”队伍建设,地区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如今也在持续下降,今年以来首次实现辖区可防性刑事案件“零发案”,成为全区唯一一个“无贼乡村”。同时,对特殊人群的管控力度进一步增强、管控实效进一步提高,连续多年无特殊人群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打下扎实的基础。

采访尾声,从大学生村官成长起来的贾全彪不无感慨,“我是一个新崇明人,见证着绿华的今天,‘天下无贼’是一种愿景,但我希望,这种愿景能够长久地照进现实里,让生活在这里的祖祖辈辈感受到长治久安……”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