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大案揭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共生死一战:解放大上海

解放军向上海外围发起进攻

本文作者  马建萍《炎黄春秋》编辑出版

“死守上海,决战上海”,这是蒋介石败退大陆前最顽固的一次挣扎。上海之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得最为激烈的大规模城市攻坚战之一。解放大上海,更是解放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因为不仅打的是一个军事仗,还是一个政治仗,不仅要消灭敌人,还要保全城市,还要争取人心。这一战,除汤恩伯率5万人乘军舰撤逃外,我第三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约15.3万人,而重要的建筑物、工厂、码头、市政及通讯设施都未遭受很大破坏,这座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城市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渡江战役第三阶段的任务,是解放和接管上海。

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当时就有600万人口,也是中国工业、商业中心,能否完好无损地占领这个大城市,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陈毅曾对三野干部说:“进入上海是中国革命的最后一道难关,是一个伟大的考验。”故而,话要从蒋介石下野说起。

蒋介石“引退”于溪口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发布“引退”文告,李宗仁以“代总统”身份接管南京政府的权力。当日下午,蒋介石乘飞机离开南京回到奉化老家溪口古镇。国民党新闻报道:“总统今着长袍马褂,临行前对此紫金山之革命都城,颇示恋恋,而送行人员亦多神色黯然。”

带着卫队的蒋介石住在与母亲墓庐朝夕相处的慈庵别墅。除夕,他派人专门从城里请来戏班,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搭台唱戏,演出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春节后,祖孙三代祭扫家庙祖坟,寻找他少年读书的学堂……有人认为蒋介石是借山水之色解忧,很少人能知道,当他驻足于秀丽景色时内心的感受。

那些日子,他和儿子蒋经国探讨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时也曾感慨:“当政二十余年,我们对于社会的改造与民众的福利,毫无着手,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这些年来只看重做官,而未注重三民主义的实行。”当然,蒋介石更不甘心长江以北的溃败,以下野和谈为掩护,他在拖延时间以训练200万新兵,准备和中国共产党作殊死一搏,同时求得国际舆论的支持和武装干涉。

1月27日,代总统李宗仁宣布接受毛泽东提出的和平谈判八项条件。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一时间街头巷议,尽是“和平”。但下野在溪口的蒋介石是决不会坐视李宗仁与共产党的合作的。由于政府全部档案已经转移,富有经验的政府高级官员也已分散,李宗仁早已无法交出完整的国家行政机构了。

4月20日,和平谈判宣告破裂,震撼中外的渡江战役随之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九江湖口、东至江阴的战线上,一举突破长江天险,矛头直指南京、上海。21日,正在老家看戏的蒋介石闻听此讯,匆忙赶到杭州,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商定了放弃南京、死守上海的防御计划。由于上海是国民党统治的重要基地,国际联系广泛且复杂,所以他们将最后的赌注下到了这里。

4月26日,蒋介石乘“太康”号军舰经吴淞口驶抵复兴岛,召集顾祝同、汤恩伯、周至柔、桂永清、陈大庆等国民党高级将领,听取他们保卫上海的汇报。

汤恩伯的守备和战令

为了守住上海,国民党调整、加强了作战指挥机构和防守力量。1949年3月,以汤恩伯为总司令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由南京迁至上海,直接指挥淞沪防务。4月,成立了由石觉任司令的淞沪防卫司令部,负责淞沪守备指挥。原淞沪警备司令部,仍由陈大庆任司令,负责市区警备。上海的守备兵力有:原驻守上海的第三十七军、五十二军、七十五军,宪兵1个团,工兵2个团,装甲兵3个团,炮兵7个团,辎重兵2个团,通讯兵2个团,交警7个总队,保警2个总队;从江阴东西地段江防撤至上海的第二十一军、一二三军、五十一军、五十四军和第九十九师,以及从浙东调至上海的第十二军。此外,海军第一军区有各种舰艇30余艘,空军4个大队,飞机130余架。也就是说,在上海担任防御作战的国民党军队共8个军20余万人。

汤恩伯根据蒋介石防守上海的意图,确定的守备方针是:以陆、海、空军协同作战,坚守市郊,屏障市区,巩固吴淞,确保海上退路,机动使用江湾、龙华机场,维护空中通道。

其实从当年的1月份开始,国民党就将上海地区多年经营的防御体系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赶筑了外围阵地、主阵地、市区核心阵地3道防御工事,建筑钢筋水泥碉堡4000余座,连同各种碉堡合计万余座之多,互相呼应。同时,碉堡周围还有蛛网式外壕、铁丝网、电网、布雷场、鹿砦等副防御设施7道至10道之多。其外围阵地在浦西以浏河、嘉定、南翔、华漕、七宝、华泾为一线;浦东以川沙、北蔡为一线。主阵地浦西方面,北起狮子林,向南经罗店、绿杨桥、北新泾、虹桥、龙华至黄浦江边;浦东方面,北起高桥向南经高行、庆宁寺、洋泾、塘桥、杨思至黄浦江边。核心阵地则利用坚固高大的建筑结合街道碉堡工事分别构成抵抗据点,苏州河南有国际饭店、汇丰银行、海关大楼、永安公司、大新公司、市府大楼等,苏州河北有百老汇大厦、北站大楼、国防医院、四行仓库、提篮桥监狱、原警备司令部大厦等,共32处,并以国际饭店和百老汇大厦分别作为苏州河南北两个指挥中心。所有这些阵地既有绵密的火力网,又有纵横的交通网;既有完整的防御面,又有较大的防御纵深。为此,汤恩伯得意洋洋,吹嘘上海的工事是攻不破、摧不毁的“钢铁阵地”,号称上海将成为“斯大林格勒第二”。

为了严密控制部队,汤恩伯在南京解放的第二天发布了战令:

一、为救世救人自救救国而战。

二、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生活自由而战。

三、确守淞沪复兴基地是我们的神圣任务。

四、发挥铁的意志、正义的力量粉碎暴力。

五、坚决完成任务,放弃阵地者处死。

六、确实掌握部队,混乱作战秩序者处死。

七、确守战斗岗位,擅离职守者处死。

八、随时保证行动之迅速准确,迟疑畏缩者处死。

九、确守爱民军纪,扰害人民者处死。

十、绝对服从命令,自由行动者处死。

十一、忠党爱国坚定信心,造谣惑众者处死。

可以看出,除了几条骗人的动员外,其余充满了杀机。陷入最后疯狂的汤恩伯成为蒋介石政权向台湾撤退时的一个“浴血奋战”的殿后。

总攻时刻终于到来

经过10天的激烈战斗,除吴淞口尚未完全封闭外,解放军已从东、南、西三面紧紧地包围了上海的国民党军。21日,三野司令部下达了总攻市区的作战命令。方案为:第一阶段,全歼浦东地区之敌,控制黄浦江右岸阵地,封锁敌人的海上逃路。第二阶段,夺取吴淞、宝山地区之外围碉堡,完成对苏州河北地区敌军之包围。第三阶段,聚歼可能溃缩苏州河以北、吴淞宝山以南、黄浦江左岸,以江湾为中心地区之敌,达成全部攻略淞、沪全区之目的。

5月23日,炮声渐停,各部队同时发起总攻。攻入市区的解放军部队有4个军:

第二十军主力于22日向浦东守军发起攻击。24日,浦东地区全部解放,25日晨由高昌庙西渡黄浦江,进入苏州河以南市区。

第二十三军先头部队进至漕河泾、龙华地区。25日晨进入徐家汇、西站一带市区,所辖六十七师于26日清晨由曹家渡强渡苏州河,于中央造币厂附近俘交警千余人,尔后向江湾方向前进。六十八师主力则于26日晨由周家桥渡河,继续向真如攻击前进。

第二十六军自南翔向市区逼近。26日,其所辖各师展开迫击,当天下午七十七师占领真如车站、真如国际电台等地。七十六师沿刘行、大场公路向南追击,由塘桥攻击前进。27日晨,国民党守军一部投降,该师继续向吴淞方向追击;七十八师则攻占大场,向江湾进军,并生俘敌人2万余。

第二十七军于22日沿青(浦)沪公路向市区挺进。当天就占领了虹桥,打下徐家汇、静安寺,一路向东挺进,到达黄浦江。24日,占领虹桥镇、龙华镇和龙华机场,进至苏州河以南市区边缘,25日晨到达跑马厅(今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

5月25日,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市区解放了。这在中外军事史上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奇异的景象:远处炮声雷动,苏州河畔流弹时而划破天空,但是,苏州河以南的市区却秩序井然,工厂商店照常开工营业,电车汽车正常行驶,水电供应甚至电话通讯都未曾中断……然而就是这几十米宽貌似风平浪静的河流阻碍了我二十七军乘胜追击的步伐,河面上的桥梁也成为了攻城部队的拦路虎和死亡陷阱。

封锁河面、桥面甚至南岸沿河马路的是国民党青年军三十七军残部、部分交警部队和刘昌义重建的五十一军残部,他们凭借苏州河北岸的高楼大厦和大量桥头堡工事,居高临下组成密集的火力网。根据战前“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的指示,各部被要求在上海市区禁用重武器和炸药,以减轻对城市的损坏,解放军指战员严格执行了这条规定,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看着战友们一个一个地倒在桥坡上,二三五团一营营长董万华下令调来两门山炮,炮口瞄准了四川路桥的地堡和坦克,呼啸的炮弹极大地压制了守敌的嚣张气焰,但也有一发炮弹打偏了,在邮政总局二楼的窗户边留下了弹痕。这应该是解放上海市区战斗中唯一的违规动用重武器。

二十七军军长聂凤智得知情况后马上赶来,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作了入情入理的开导与解释:“战士和楼房,我都爱!我跟大家一样爱惜战士的生命,大家也跟我一样,爱惜人民的财产。现在那些楼房还被敌人占领着,再过几个小时,我们从敌人手里夺过来,它就不再属于资产阶级,而属于人民的财产。我们没有任何权利毁坏它,必须尽最大努力去保全它。”

面对顽敌,聂凤智等研究决定改变进攻战术,在苏州河正面实施佯攻,部分主力待天黑后从侧面涉河过去,抄敌后路。

后来成为国防部长和军委副主席的二三五团三营七连指导员迟浩田,还创造了上海战役中的一个奇迹。他探得在苏州河有条下水道后,就带着战士王其鹏、张瑞林从臭水沟般的下水道偷偷潜过去。到了苏州河北岸,桥头堡守敌正是二○四师,3位勇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制服了该师副师长,迫使其所属近千名官兵缴械投降。迟浩田的出奇制胜,为七十九师北渡扫清了障碍。

也正是那天的夜晚,在设于虹桥路的二十七军军部,聂凤智会晤了前来协商起义改编事宜的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刘昌义。5月16日,王秉钺部在浦东被歼后,部分残兵败将逃回上海市区,汤恩伯遂令刘昌义收编其不足两个团的兵力,兼任五十一军军长。23日,汤又委任刘兼北兵团司令,统领五十一军、二十一军和一二三军,在苏州河北抵抗。谈判告成后,刘昌义当即电令全体部队停止抵抗,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

其他地方的守敌见大势已去,也只得纷纷投降。至5月27日15时,解放军二十七军在杨树浦受降最后一批国民党军二三○师残部。至此,上海全部解放。

上海市解放后,长江口的崇明岛仍为国民党军盘踞,解放军二十五军七十五和七十四师先后登岛,歼灭敌军,于6月2日解放崇明全岛。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