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百家讲“痰”

“痰”:

2019年9月23日,长沙佳兆业云顶梅溪湖小区五期多个楼栋交房。前来收房的30栋业主马先生无意中发现一楼外墙竟然就出现了裂缝,这让他有点儿担心。发现问题后,马先生马上向物业进行了反映。本以为问题很快能得到整改,没想到接下来的时间,多位业主发现楼栋外墙出现了更多更严重的裂缝。

(10月24日湖南广播电视台《潇湘之声》)

百家讲:

监理公司在场、相关部门依法实施检测验收的情况下,商品房质量问题仍频发高发,已经成为消费纠纷频发的领域。房屋质量问题的高发,居然催生了一种行业——验房公司。验房公司一般来说是比较专业的。但这里还是有两个问题:一是验房费用花得不明不白,让业主心理不平衡。开发公司雇用监理公司监督工程质量,监理费实际上打入建设成本,最终体现在房价里由消费者买单;消费者买房后再花一笔钱验房,这叫什么道理?其次,验房公司也得在业主收房之后才能介入,这意味着验房师验出了问题也属于“死后验尸”,只能和开发商谈“整改”、维修,而不是说有问题的房子可以不买。而这个问题,显然是立法层面、政策制定者应该作为一个课题考虑。

相关行政部门对暴露出来的商品房严重质量问题,以及监理公司失职,特别是监理公司与开发商涉嫌合伙坑蒙消费者的问题,应该有所作为。否则,验收时发现不了问题,而发现问题后又认为只是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民事纠纷,而与行政监管无关。如此一来,商品房质量问题高发频发,就成一种“宿命”式问题了。——马涤明

“痰”:

“明明是骗子,举报了这么多次,为啥就不能抓人?”10月20日,68岁的陈丽华老人失望地说。去年8月15日,她在小区附近开办的“健康讲座”上购买了12万元的保健品,结果支气管炎拖成了肺气肿。她女儿先后向市场监督局、公安局等部门投诉举报,但因证据不足而无法维权。今年,辽宁省多部门联合开展了整治保健市场乱象行动,但在整治中发现,执法人员频遭“收到举报却查处不了”的尴尬。(10月24日《工人日报》)

百家讲:

执法讲究证据,这完全可以理解。问题在于,取证是否真的想尽了办法,是否不够尽力或者存在漏洞等现象。若有力没有使上劲、有漏洞没有补上,却总是抱怨执法难,那么,该为之感到脸红的,当然是执法部门。

保健品欺诈的套路越来越深、伪装更为隐蔽,是导致取证难的主要原因。比如,口头虚假宣传不留印刷品宣传单,讲座现场推销另行指定他处购买保健食品,就难以做到人赃俱获,但口头宣传也是宣传,他处也是地点,这种小伎俩都能难倒执法人员,就不能怪欺诈太狡猾,只能怪执法人员太好对付。

有人抱怨执法难,但也有人在积极探索与创新。一些成功的案例说明,只要用心作为,保健品欺诈取证难就能够得到化解。  ——罗志华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