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专版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33年,他将司法警务保障做到完美

——记黄浦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队长李绍祥

□夏天  田梦圆

今年8月的一天,黄浦法院法警大队长李绍祥搭乘从新疆乌鲁木齐飞上海的航班,即将结束这次公务之旅。但他的心情却难言轻松,因为这段归程才是此行的重中之重——李绍祥和同事们,正以普通乘客身份,将一名被黄浦法院判刑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押解回沪。

不同于常见的包机、专列等方式押送犯罪嫌疑人或服刑人员,由押解小组搭乘民航班机押送罪犯,在法院系统实属罕见,其警务保障难度可想而知。从东海之滨上海到西部边陲喀什,李绍祥带着由司

法警察、法官、法官助理组成的押解小组,历经70多小时,辗转1.1万多公里,面对航班取消、罪犯晕机、航班经停延误等各种突发状况,既坚持严格规范执法,又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顺利完成了押解任务。

“回来后,随行的两位女司法警察都病了。”12月的一天上午,李绍祥语气淡然地对记者讲述这趟“西行记”,仿佛“万水千山只等闲”。在这位55岁一级警督33年的从警经历中,

有太多这样不同寻常的任务,也正是在这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过程中,他将司法警务保障工作做到完美。

开囚车要提防犯人用方言串供

1983年,青涩的李绍祥光荣入伍,成为原南京军区司令部的一名通信兵。在保障机要线路、服务军区首长的关键岗位上,李绍祥不断磨砺自身,追求进步,养成了勤劳、细心的品质。

1986年,李绍祥退伍至原卢湾区人民法院。脱下军装,李绍祥依然对军装和纪律队伍有着浓浓羁绊。于是他选择加入当时的法警班,成为一名司法警察。“记得我刚从警时,带教师傅跟我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虽然你退伍了,但无论身处什么位置,你都要全情投入,做到最好。”李绍祥回忆起师傅的训导,感悟道:“这就是对工匠精神的朴素阐释。”

起初的法警工作内容不多,主要包括押解犯人、送达文书等任务。“当时整个卢湾法院的文书都由我一人负责送达,有时一天最多能送达100份。”李绍祥说。为了提高送达率,李绍祥花费一番心思,跟各居委、居民区的楼组长建立“交情”,再由他们协助做好“最后几百米”的送达工作,效果显著。

后来,李绍祥被调去专职开囚车,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5年。李绍祥说,在驾驶囚车押解犯罪嫌疑人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障人犯安全,并且还要防止犯罪嫌疑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互相交流串供。“特别是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被告人,如果他们用难懂的方言交流,作为法警都不知道他们交谈的内容。”为此,每次执行押解任务前,李绍祥都会了解被告人涉及的罪名、简要案情,掌握清楚谁是主犯谁是从犯,然后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万里执行路  他开够了川藏线

1993年,李绍祥加入到执行庭的队伍中,这一呆就是10年。其间,他对1999年的一次万里执行路记忆犹新。

“我们要把在外省的2辆被执行车辆运回上海,这两台车都是进口车,限于当时的条件,我们怕托运回来颠坏了,因此决定由执行人员自驾将车辆开回上海。我们走的是川藏线318国道,也就是现在有名的‘国家景观大道’,但那时的318国道远不如今天这般理想,它还没修柏油路,没有高速公路,全是山路,旁边就是悬崖峭壁。我们甚至还遇到塌方和泥石流。环境是真的艰苦!”李绍祥描述道,“路上就算一路畅行无阻,600多公里还得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

李绍祥回忆:“当时在路上有一天我们随身携带的干粮只剩一包半饼干,而路上又找不到就餐地方,同车包括我在内有三人,另外两位是执行法官,大家互相谦让,一包半饼干熬过了一天。

李绍祥还笑言:“后来接近中秋节了。可我们紧赶慢赶都回不到上海。于是大家一致拍板,既然不能回家过中秋,那我们干脆找家饭店,一人一碗面,外加鸡蛋和青菜。那鸡蛋圆的,我们都把它当中秋的月亮了。”

警务保障  也要讲服务意识

随着时代的变迁,司法警务保障工作也日臻成熟。担任警队领导岗位后,李绍祥面对不断提升的法院安全保障要求,从人防、技防两方面,都不断以“工匠精神”推陈出新。

在对待当事人时,李绍祥不忘初心,积极践行“司法为民”承诺。一次,一名年逾八旬的老太,在大厅里敲击着拐杖,大声吵嚷。李绍祥一面通过对讲系统安排安保人员照料劝说,一面跑下楼来了解情况。通过拉家常似的询问,使老人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这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多钟,李绍祥让人买来晚饭,但老人不达目的不罢休,拒绝进食。

李绍祥想到,刚才“拉家常”时老人说过,最信任自己的儿媳妇。于是他就联系居委会干部和老人儿媳妇,一起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最终将心满意足的老人送回家时,已经凌晨一点多钟。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为当事人忙到深夜下班,李绍祥的家人已经司空见惯。他的爱人经常对儿子“报怨”说,别人下班打电话说“今天不回家吃饭了”,而他打电话说的是“今天回家吃饭”。

李绍祥经常利用大队例会或者同干警谈心的时机,强调司法警察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学会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尽量为他们的诉讼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时刻牵挂年轻法警成长

在警队管理方面,李绍祥首先“以身作则,多做多干”。节假日,他总是主动承担应急值班任务,让其他同志能有更多的休息调整时间。庭审开始时,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天气多么不适,他都坚持在警务保障一线,安检场所、羁押室、警务指挥室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尤其是今年为保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他一人承担了一个多月的应急值班工作,并承担了长假期间3天的法院值班工作。

李绍祥也用严明的纪律来约束规范队内成员。他将执法规范化建设同警务督察作为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来抓,先后制订了《警务指挥室指挥长职责》、《警务督察规则》,梳理细化了《押解工作流程》、《安检工作流程》等,确保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人负责、有人监督。他提议设置司法警务督查系统,并率先设立起了警务督察箱,法官、诉讼当事人都可以投递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青年干警的培养,李绍祥也是投入了全部精力。针对近年来警队青年法警主要来源于警校的情况,他牵头与警校直接建立紧密的联系,警队派出资深法警参与警校生的培养,同时根据应届生在学校的表现及实习情况,相互反馈培养情况。对新入职法警,入警宣誓、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黄浦法院法警大队的传统,通过培养让青年法警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选择成为法警、如何成为更好的法警。

“我们还设立了‘今日我当班’活动,让青年法警直观掌握作为指挥长如何开展实战指挥,培养年轻法警的指挥能力。同时,我们不定期举行党团活动,如去市政府国旗班进行参观、前往110指挥中心学习指挥管理技巧……”李绍祥跟我们介绍道。

“螺蛳壳”里的微更新

由于黄浦区法院所在大楼是一幢综合性办公大楼,大楼安防设施先天不足,为此在技防方面,李绍祥充分发扬“螺蛳壳里做道场”精神,根据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实施精细化升级。

在日常巡视中,李绍祥发现,受限于场地原因,当事人到黄浦法院常常因安检登记而挤作一团,他便立即召集后勤保障部门人员现场研究方案,不断尝试各种解决方式,最终安装了方便实用的隔离栏杆,使法院出入通道井然有序。当他看到法院合肥路办公点安检场所小,安检设备使用受限时,又马上同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现场测量、分析,讨论方案,及时更换了新型包检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使安保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当李绍祥发现,每年新入职干警自我防范意识、安全意识不足,他便策划拍摄法院安全工作宣传片,从安全意识、安防常识、安防机制等方面,由警队司法警察出镜,生动直观地为大家展示了安全防范技能。他常说,工作中的问题要早发现、早解决,一拖一拉,往往贻误。

在李绍祥的带领下,黄浦区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7年,警队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荣立集体二等功;2018年警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他个人也两次被区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一次,高院系统三等功两次。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