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老法今说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3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对植树的记载与热爱

中国的植树节由林学家韩安、凌道扬等倡议设立,最初确定在4月5日清明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中国古代也大力提倡种植树木。虽然古代没有植树节,却不影响诗人们对植树的热爱。

敦煌千年壁画:

中国植树传统始于北周?

大约是从莫高窟第275窟的浮塑“双树龛”开始,树木的形象就开始在莫高窟艺术中有所表现,出现了“还未觉悟的佛陀乔达摩·悉达多坐在树下思考”的画面。图为《莫高窟第275窟-双树龛-北凉》。

《福田经变》

北周时出现的《福田经变》是一个独特的经变题材,其中包含了倡议人们安设桥梁便利行人、打井使渴乏者得饮、常施医药疗救病人、兴立堂阁、植树造园等社会慈善服务的珍贵画面。这是敦煌壁画中首次出现古人植树。敦煌研究院介绍,在敦煌莫高窟早期的壁画中,树木似乎还没有作为一个明显的绘画元素出现。但是植物纹样作为一种装饰图案已经广泛出现。如莫高窟第272窟《藻井-北凉》就展现了藻井四周的忍冬植物纹,而壁画《九色鹿本生》中画面空白处出现的莲花和小花小草图案。壁画记载,大约是从莫高窟第275窟的浮塑《双树龛》开始,树木的形象就开始在莫高窟艺术中有所表现,出现了“还未觉悟的佛陀乔达摩·悉达多坐在树下思考”的画面。敦煌壁画《树下诞生-五代》、《树下观耕-北周》、《六年苦行-宋代》、《降魔成道-北魏》、《释迦说法图-隋》、《佛陀涅槃-隋》记录了在敦煌艺术中有所体现的,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有很多重要时光是在大自然的森林树木中安详渡过。敦煌研究院介绍,到了北朝的西魏时期,人物、事件和环境,被更加精密地结合在画面中。莫高窟第285窟就是这个时期的集大成之作,画面中的禅修者、动物、山林,共同营造出和平幽静的修行环境,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起伏的山峦和树林,其间还有走兽出没。树木茂密,树叶连成片像一顶顶帽子,罩在山峦上部的丛林上,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

黄帝开植树造林先河

传说黄帝战败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定居桥山。黄帝发现桥山一带群民,有的栖居于树,有的与兽同穴,既不文明,又不安全。他们教化桥山人民在临水靠山的半坡上砍树造屋,桥山群民住进房屋后,不但日常生活方便多了,而且也不怕野兽来伤害他们了。可是,在那时候人们并不懂得毁坏森林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们经常乱砍乱伐树木,没有几年,桥山周围的树木全被砍光了。

一场暴雨,山洪暴发,洪水像猛兽一般从山下猛冲下来,把几十人和黄帝得力的大臣共鼓、狄货都卷走了,黄帝悲痛万分。雨过天晴,黄帝亲自带领大臣们上山查看,发现凡是树林被砍光的山峁,不仅挡不住水,连地上的草也冲得一干二净。黄帝心情十分沉重,自己带头栽了一棵小柏树。臣民们都学黄帝的样子,纷纷栽树种草。不几年,桥国的山山峁峁林草茂密,一片葱绿。人们都很感激黄帝。从此,植树造林便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一直沿续下来。

至今,黄帝当时的手植柏依然挺立在陕西轩辕庙中,这棵柏树高20米以上,胸围7.8米,虽经历了5000余年的风霜,至今干壮体美、枝叶繁茂,树冠覆盖面积达178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人称世界柏树之父。

关于植树的最早记载

黄帝植树只是个美好的传说。但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最少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礼记》说:“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说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为。早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公元前的虞舜时代,就设立了执掌山林的官员“虞官”。,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林业部长”。夏禹时出现了保护林木的行政法规,《周书大聚篇》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殷商时期,甲骨文上已记载人们在房前屋后栽花植树的情景。公元前1000 多年的西周,国家就成立了“林衡”、“山虞”管理机构,负责掌管种植、护林等事务,为动员群众植树,甚至作出“不种者,无椁”(不种树的人死后不给棺材)的规定。

关于植树的古诗

  白居易《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白居易《东坡种花》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

  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

  天时有早晚,地力无高低。

  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

  游蜂遂不去,好鸟亦栖来。

  前有长流水,下有小平台。

  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

  白居易《春葺新居》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

  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

  彼皆非吾土,栽种尚忘疲。

  况兹是我宅,葺艺固其宜。

  杜甫《诣徐卿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柳宗元《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综合整理自网络)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