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2021年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1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数字化转型背后的法律思考

代表委员热议“国际数字之都”打造之路

姚海嵩代表

□法治报记者  夏天  胡蝶飞  陈颖婷  翟梦丽

近年来,随着我国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提出“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一概念,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也成为了申城下一步城市发展的脉络所向。那么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有哪些法律关卡需要攻克?哪些百姓需求需要回应?在今年上海两会中,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们就此话题发表了真知灼见。

数字安全

在昨天下午召开的上海市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专题审议会上,胡晓丽代表是一位广播主播,她在发言时首先放了一段观众来电录音。这位观众的小区建立了人脸安防系统,需要录入人脸信息,但他却对此有所担忧,“小区的依据是什么?”这名观众拒绝了小区的要求,最终在协调下小区采取了人脸识别与安防卡两套系统共用。

胡晓丽代表在现场发出了一串疑问:“技术为什么要用?为谁而用?城市数字化转型又为谁转型?”她担心数字化转型仅仅成为技术的秀场,形式美但不中用,呼吁转型要从真正的人的需求出发。

姚海嵩代表认为,近年来,科技高速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AR、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基因技术等技术更新迭代迅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大数据的个人隐私保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等方面也引发社会的忧虑。从立法层面,我国和地方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法制供给的原则和框架。而在实践中,他建议组建长三角(上海)科创法律和伦理治理“智库”,为实现精准化的科技创新法治治理提供人才储备。同时,设立引导研究基金项目,鼓励科创法治治理应用研究,并形成应用规则和标准。还要积极引导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督促科技创新主体完善自我合规和管理,提升“向善”科创营商环境。

针对数字安全问题,陈岳川代表建议加快隐私增强计算技术研究和应用,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又能及时地高效服务。“隐私增强计算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安全保护机制,克服了数据本身容易被复制被窃取的缺点,在保护数据隐私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他介绍道,这将能够有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有效释放数据的价值。因此,陈岳川代表呼吁政府加快引导与实际应用的步伐。

李向农代表提出,要根据《民法典》人格权编等相关法律规定,由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规范数据经营者负责消除用户安全信息风险,并建立安全保护系统。由政府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部门和市场监管局、消保委等机构与市民热线12345,建立线上的联络机制,“各部门打开壁垒及时快捷响应保护。”李向农代表说。此外,他建议条件成熟的话可以申请设立互联网法院法庭,将涉网数字争端统一归由互联网法院或者互联网法庭监管立案开庭,均采取线上的方式方便快捷审理,使人们更加放心舒心地参与到国际数据之都建设中。

数字教育

杨振峰代表表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教育多样性、个性化的重要手段。数字环境将重构现实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的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便捷获取和智能推动。数字化一定会推进教育流程的再造,实现更加精准耐心的智能导学,教师的工作重心就会转向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教育、心理的干预以及人格的塑造。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将大大缓解,教育供给侧的改革将通过数字化支撑取得突破。

杨振峰代表认为,基于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开发建设数字化的资源,构建新型的学习资源体系。“从现在的情况看,目前的学习内容还是按照专家的已有学习逻辑来呈现的,然而学生的学习并不适合这种逻辑。”因此,新型的学习资源体系需要重构学习内容,创新知识重建,针对不同学生内容构建自适应的系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智力倾向、不同的学习特质,设置个性化的成长系统。”杨振峰代表说,此外通过可视化数据的积累,有助于帮助教师和家长分析学生认知误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数字鸿沟

在专题审议上,不少代表都表达了对数字鸿沟的担忧。

“大家都说90后00后是数字的原住民,而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是数字移民。”秦钠代表自称是数字移民,她感慨,在城市的发展中,老年人也在逐步地去学习应用数字技术,但是鸿沟仍然存在,“很多老年人对数字犯怵。”她注意到,目前上海的公共文化设施数字化场景的应用覆盖仍然比较低,因此她建议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为老年群体服务。此外,她认为,上海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能不能把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嵌入到终身学习的体系中,由社会支撑体系来帮助他们融入数字化社会。

陈岳川代表表示,要消除数字化鸿沟,在适当保留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在供给侧匹配老龄社会的需求。

“事实上除了老龄人口残疾人口等,小微企业也面临着数字鸿沟。”史一兵代表关注到了另一群体。小微企业能够承担的成本低,在专业技术升级方面有很大的压力,因此他建议,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应给予小微企业的转型更多扶持。

数字新基建

“从智慧城市到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新台阶的迈进。”马益民委员作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他结合数字新基建,聚焦消除数字鸿沟、家庭信息化获得感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我最近走访了几家新装修楼盘,发现大部分住宅家庭信息箱仍然置于家庭入户进口处,而不是家庭中心点位的客厅。”马益民委员说,经工程师现场测量,放置于客厅和信息箱内的无线猫传输速率相差巨大。

马益民委员介绍,目前,家庭各类终端里93%左右的流量是在无线猫上产生的。“千兆入户容易,但让家庭有数字化网络获得感却不容易。”马益民委员认为,现有家庭信息化地方标准缺乏、滞后是其中重要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马益民委员递交提案建议,在上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度重视家庭信息化地方标准的更新和优化。

“数字化转型的话题离不开养老和适老。”马益民同样关注“数字鸿沟”问题。“如何让基于城市服务底座的养老和适老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建议重点在无感知交互和有感知服务两方面下功夫。”

数字人才

“我们出台了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明确任务责任分工,建立协同机制之后,谁来干活?”发言伊始,市政协委员、金杜律师事务所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张毅就抛出问题,直击“要害”,瞬间吸引与会者们的注意。

“我们可能更多需要的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但我们有没有培养出足够的数字化人才?”张毅委员建议,在上海探索建立专门的独立数字化人才学院,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更好聚集数字产业和关键技术,推动产学研深度发展。

张毅委员认为,这个学院应该与市场、企业教学相结合,找准市场需求,以需求定供给,精准定位应用型人才教育发力点。“可以邀请企业、非营利社会组织参与教学,培养产业所需要的专业型、复合型、技术型数字化人才,也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课程,在招生、课程上设置相对更加灵活的体制和课程。

张毅委员同时呼吁,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或资金支持,鼓励推动企业更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相关成果转化率,并开展国际国内合作,探索高端型应用人才培养。

“有了人才,才能吸引更多科研机构、头部企业、创新平台和高端项目落户上海,使得上海形成更加完备的数字产业链,为上海数字源头创新提升和数字产业集聚形成赋能。”发言最后,张毅委员说。

数字医疗

“我们有病人,但是没有数据,就无法更优做好疾病管理和预防。”作为一名一线医生,沈柏用委员在发言中直言,他认为数字化转型对于智慧化健康服务体系建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如何才能更好通过数字化转型建立智慧健康管理?沈柏用委员建议,将市民医疗机构的就医信息、社区卫生健康信息、保险公司的健康信息和疾控中心等信息整合在一起,搭建起一个健康大数据平台,在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方面发挥作用。

“在这个基础上融入人工智能,就可以知道这个病人可能容易得什么病,使得疾病治疗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更好做好疾病预防。”沈柏用委员说。

沈柏用委员在发言中还建议,建立全疾病周期的信息数据库,用于科学的疾病管理。“要把临床、影像、病理、基因组学、代谢、质谱的数据都整合在一起,做科学的疾病管理。”此外,沈柏用委员还建议做好优质服务拓展,加快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院。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