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1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对“借盲盒售假”要“擦亮眼睛识别”

□戴先任

以往,各类盲盒与直接购买一件同类商品价格相差不大,玩的就是“惊喜”。但现在,如果你十几元就可以抽到一件衣服,甚至不乏是品牌服装,会不会认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知名电商及二手平台上,服装等被装到了盒子里,标价几元至几十元不等,单件或多件售卖,有些商家比较“豪爽”,直接“按斤售卖”。(1月24日中新网)

盲盒近年来迅速走红,“盲盒热”日益升温,盲盒经济甚至“拆”出来了千亿市场,从玩偶到口红、书籍、古玩、糕点等,“万物皆可盲盒”。而就像其他事物一样,一旦成为风口,就会吸引资本竞逐,也容易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让一些无良商家打主意,想趁机“分一杯羹”。而针对盲盒这样的新生事物,监管往往容易滞后,这也给了无良商家“浑水摸鱼”的机会。

比如近日有媒体报道,网购平台上出现“活体盲盒”,有不少在网购平台购买低价宠物或者“活体盲盒”晒单的网友发帖称收到的是病猫、病狗,有的花大价钱救活了,有的没能救活……也有不少卖家在售卖页面上宣传,“白菜价”“买到就是赚到,绝对不亏”,这也让不少消费者为之心动。

盲盒里装的可能是假冒伪劣商品。“买到就是赚到”,根本就不可信,不过是哄骗消费者的鬼话。

商家利用时兴的盲盒玩法来吸引消费者,本无可厚非,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营销策略,但商家要能保证商品质量。而一些无良商家借盲盒售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就涉嫌消费欺诈,涉嫌违法。

对于一些商家通过网络平台借盲盒售假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能够介入调查,对无良商家售假要严查、严处。而网络平台也要尽好管理责任,对入驻商家加强监管,及时发现入驻商家的违法违规行为,并予以相应惩戒,要与监管部门加强合作,合力打击商家售假行为。而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增强维权意识,而天上不会掉馅饼,要能识别无良商家的“消费陷阱”,防范“入坑”。

无良商家打着“盲盒经济”的旗号行售假之实,要识别无良商家“盲盒售假”的诡计,避免被他们披着的“盲盒经济”外衣所迷惑。从监管部门、网络平台到消费者,都要擦亮眼睛,形成合力,不能让“借盲盒售假”处于监管盲区,而要能“擦亮眼睛”识别,亮出手段打击,不能让无良商家继续披着“画皮”忽悠、欺骗消费者,扰乱正常的消费秩序。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