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2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48到4万 在线庭审这样“逆袭”

今年将出台上海法院全流程网上办案指导意见

2020年2月14日,上海高院副院长茆荣华作为审判长通过在线方式开庭
通讯员 吴艳燕 摄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在2020年之前,上海法院支持在线庭审的法庭是26个,全年在线庭审数量是48场。这两个数字在年末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分别更新为274个,40478场。

“疫情虽然给法院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但同时也带来难得机遇,一定程度上‘倒逼’我们信息化应用建设集成加速,取得重大突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茆荣华近日接受法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法院将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继续推动从立案到送达等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执法办案全程留痕、全程可视、全程监督。

从26到274,从48到4万,这一年,上海法院的在线庭审何以实现“逆袭”?

时隔一年,我们用上海法院在线庭审的“逆袭”纪实,铭记这一年的刻骨铭心,也为未来司法改革汲取更多前行勇气,给司法为民留存更多法治温暖。

诉讼服务在线“解冻”

谁也没想到,2020年会是从抗击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开始。

疫情防控处于一级响应影响下,上海法院的现场诉讼服务一度“停摆”。2020年2月1日晚,上海高院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法院调整诉讼服务和立案信访接待工作方式的通告》,宣布上海法院调整立案、诉讼服务和信访接待工作方式,即日起暂停现场办理。疫情防控期间,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开展联系法官、查询案件、网上立案等诉讼服务事项,需通过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站(www.hshfy.sh.cn)、“市一网通办”诉讼服务栏目、“中国移动微法院”微信小程序、12368诉讼服务平台、律师服务平台等网络渠道办理。不方便网上办理的,将立案和信访材料邮寄相关法院。

不少当事人忧心忡忡。

“当时我的几个当事人年也没过好,人又在武汉,说这一时半会可能也没法开庭,钱也拿不回来,没指望了,怎么办。”余晖是沪上一起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的原告代理律师,回忆起年初时的情形,他记忆犹新。

疫情防控压力大,线下诉讼面临挑战,摆在法官眼前的现实问题是:案件接下来怎么开庭怎么结?人民群众诉讼权利如何保障?

在线,无疑是不二选择。

2020年2月10日,上海高院发布《关于积极推广并严格规范在线庭审的通知》。在积极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开始大力推进在线诉讼服务和在线庭审工作,并逐步统筹形成执法办案线上线下两个常态化。

事实上,尽管上海法院较早布局“线上”诉讼,在信息化建设应用方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出于各种原因,网上立案、在线庭审的“进度条”一直加“载缓”慢,2019年前历年累计在线庭审不过93场,支持在线庭审的法庭仅有26个。

“要想全面推广,保障在线庭审顺利开展,首先就得解决设备和技术问题。”上海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于是,由上海高院统筹,全市法院迅速对在线庭审设备进行新增及升级改造,互联网法庭从26个迅速增长至274个。

上海高院信息管理部门不断升级完善在线庭审平台,对发生的技术故障问题予以火速抢修。由于技术支持不断加大,日在线庭审并发数量从最初的120场提升到500场以上,单日最大在线庭审达到512场。

“3个100%”背后

技术“解锁”的同时,如何打消顾虑,调动法官和诉讼参与人的“线上”积极性,是另一重要问题。

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相对复杂,在线庭审能适用吗?证据怎么交换?会不会延迟卡顿影响效率?与很多一线法官一样,上海金融法院的法官们在尝试在线庭审前,也有着诸多顾虑。

2020年2月14日下午,随着一声响亮的法槌声,上海金融法院院长赵红担任审判长的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开始了在线网络庭审。过程中,庭审笔录经语音转换系统同步生成;当事人查看了完整电子笔录后电子签名确认……“在这个特殊时期,在线的方式非常有效率,更方便我们诉讼。”该案原告代理人蒋某说。

从院长、庭长,到审判团队负责人,纷纷带头开展网络庭审,是上海金融法院大力推进在线庭审的举措之一。

这样的引领“示范”效应,无疑带来了良好的效果:网上开庭、谈话、调解逐渐增多,在疫情一级防控期间,上海金融法院实现开庭案件在线庭审率100%、院庭长100%在线开庭、可在线庭审法庭比例100%。。

同样的举措几乎覆盖全市所有法院。数据显示,全市法院院庭长参与在线庭审1.4万余场,占在线庭审总数36.1%。

法官们在在线庭审适用实践中发现,简易程序案件适用优势更加明显,也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案”。

“在线庭审肯定是个大趋势,也确实便捷高效。我觉得对于法官来说,这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接受的过程。”作为上海金融法院简案快审团队负责人,法官周荃审理的多是二审速裁案件。“我可能一个上午集中在线审理6起案件,因此对在线庭审效率的感受最明显。”为此,周荃还总结出来一套自己的“高效”在线庭审方案。

上海法院正在全面推广随案生成的电子卷宗直接转换为电子档案的“单套制”模式也为提高效率“加速”。“在线庭审时,立即就能通过电子档案调看到一审中的证据材料等等,非常方便。”周荃同时提出,一方在线另一方不在线的情况下,网络数据传输仍不够顺畅,技术上也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与周荃团队审理的简案不同,张文婷法官所在团队审理的多是证据材料较多的复杂案件。在她看来,在线庭审对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工作其实做在了庭前。”张文婷说,疫情之后诉讼参与人对在线庭审接受度显著提高。

目前,上海法院执法办案除了传统的线下庭审模式外,在线方式已逐步成为庭审的新常态。

据统计,2020年2至12月,上海法院在线庭审(含调解、听证、谈话)40478场,较2019年的48场增长了840多倍。实现了审判级别、案件类别、适用程序、庭审类型全覆盖;实现全市三级法院、业务庭全覆盖。

打通全流程中的“堵点”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审判质效和公信力提升,仅靠在线庭审这一环还不够。从立案、分案、到调解、送达等等,信息化的“智慧”需要覆盖执法办案全流程。

2020年,上海法院开展庭审记录改革,建成支持庭审记录改革的法庭381个,完成庭审6.7万场;实现电子卷宗“一键归档”的案件4.2万件;上海法院系统的电子卷宗覆盖率达97.85%,居全国法院前列。

在上海金额法院执行局局长、信息中心主任钟明看来,打造智慧法院应用体系,推动全流程网上办案除了“庭审”这一核心外,应该更多从“前端”——也就是诉讼服务“最先一公里”开始。

“如果前端没有做好,‘最先一公里’没有打通,那么很多问题将会投射到后续流程中,成为阻碍。”钟明说,“只有打通‘堵点’,将点串成线,才能真正实现‘全流程’。”

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相对复杂,标的额大、证据材料多是其普遍特点,立案时往往需要反复核实沟通,而这些,常规在线立案很难实现。

为此,上海金融法院深化推进“一站式”智能诉讼服务,打造智助立案系统,实现全程自助立案,提升电子卷宗编目的准确性、精细度。共在线立案3774件,在线立案率64.27%。

“我们根据不同类案梳理出不同清单式选项,让当事人有更多自主权,更多获得感。”钟明说。

这样的获得感,一起涉证券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汪女士体会尤为明显。近日,汪女士走进了位于上海金融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中小投资者保护舱”,仅靠“刷脸”、告知自己投资的股票名称,就成功计算出自己的损失金额及可能获得的赔偿比例,并成功实现网上立案。

“无纸化、一站式、交互型”的便利诉讼服务,有效破解了中小投资者维权的痛点、堵点。

据悉,下一步,上海金融法院还将在智助立案、智慧执行等方面发力,让智慧诉讼服务更加精细化。

融入数字化转型大局

目前,上海正全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法院建设如何更好服务大局,并融入其中?

“上海法院要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抓住难得机遇,把握好窗口期,打造现代化智慧法院应用体系,推动立案、分案、调解、保全、审判、执行、送达等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执法办案全程留痕、全程可视、全程监督。”茆荣华说。

茆荣华同时指出,这项工作涉及到诉讼流程诉讼方式的重大调整,对现有规则设计、制度设计都将带来挑战。他进一步透露,目前上海高院正研究制定《上海法院关于完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促进审判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将在征询意见后颁布施行。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福俊建议,立法部门应根据疫情期间出现的新情况,对诉讼法相关内容作调整,将在线庭审作为一种特殊情况下的庭审方式列入进去,通过法律来固定这一形式,并明确在哪些情形下适用在线庭审。“改革应当在依法有据的情况下推进,法律应及时反映社会的需求。”沈福俊说。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