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3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她是每个残障学员口中的“妈妈”

——记张心亚助残工作室领衔人张心亚

编者按>>>

今年是建党百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顾百年奋斗史,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大批的先进典型,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在平凡的岗位上敬业奉献,用毕生奋斗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百年征程路上,百年初心弥笃。无论是抗击新冠疫情,还是抗洪救灾;无论是科技自立自强,还是推进改革开放;无论是建设生态文明,还是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一路走来,一线奋斗者们,始终为了这个初心砥砺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忘我奉献,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总结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号召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为人民幸福继续奋斗,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书写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新篇章指明了实践方向。

百年初心,一直闪耀在历史中,标示宗旨,照亮前路,指引未来。今天起,本报推出“百年初心奋斗者”栏目,走近上海各个岗位上的奋斗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法治报记者  夏天  实习生  何卓贤

正手、反手、抛接、跳跃……各式各样的抖空竹动作,引得曲阳街道居民阵阵惊叹,大家很难想象,眼前把抖空竹玩得这么溜的陆元祥,竟然是位多重残障人士。“我能玩抖空竹,还是我‘妈妈’教的,你们不知道吧,我还到上海大世界去表演过呢。”虽然发音艰难,但陆元祥依然一字一句、清晰表达出他由衷的心声。而他口中所说的“妈妈”,就是曾获得过“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的张心亚助残工作室领衔人、共产党员张心亚。

坚持16年的助残之路

16年前,已退休多年的张心亚看到虹口区曲阳街道有了阳光之家,便带着患有智力缺陷的女儿前往,想让孩子到外面来见见世面。当她走进阳光之家时,发现里面的孩子都眼神呆呆地看着她。起初张心亚还有点害怕,但后来她发现,这些孩子都和女儿一样患有智力缺陷,唤起了她的怜爱之情,决定把自己对女儿的爱从家中小屋里“移”出来,融入社会,献给更多的孩子。

于是,她报名加入了  “阳光之家”志愿者队伍,成为了这个特殊“家庭”的第一批  “特教老师”,从此与这些智力缺陷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16年里,张心亚把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奉献给了社区助残事业。她带领志愿者们以残障人士的需求为导向,设定了教育、康复、文艺、特奥、法律、技能、社会共建与社区融合等七大类教学项目,先后服务了41万人次,48万小时,专职志愿者从零发展到了现在的46名,社会爱心志愿者则达到了400余名。

“同智力缺陷孩子打交道,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有爱心,其次是要有耐心。”张亚心说,孩子们刚来到阳光之家时,四肢不协调,口齿不清,教他们画画,得手把手地一千遍、一万遍的教,没有爱心和耐心,你很难坚持下来。

“党员就要带个好头”

张亚心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她还是红旗服装厂的一名工人时,便积极要求入党,经过多年的努力,1986年她入党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当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时,她的心情无比激动,心想:“我现在是名党员了,党员就要有先进性,要走在老百姓的前面。”张心亚的母亲也对她说:“你现在是个党员了,你弟弟妹妹都看着呢,你要带个好头。”后来,张家有5个弟弟妹妹都入了党,妈妈又说:“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努力践行入党的誓言。

今年40岁的何丽萍,是位重度智力缺陷人士。何丽萍生下来时,母亲便离家出走,父亲又是位盲人。张心亚至今记得,当10余年前,自己上门去请她到阳光之家参加活动时的情景:刚敲开何丽萍家门时,迎接她的却是一口口水加一顿谩骂。遭到如此羞辱,一般人肯定退缩了。然而张心亚却掏出纸巾,上前帮何丽萍擦拭留在嘴边的口水,再将自己的脸擦干净,领着她走进了阳光之家,开启了何丽萍新的人生。

前几年,何丽萍的父亲去世了,成了一位独居的智力缺陷人士。张心亚便将何丽萍当成自己的“女儿”,隔三差五地去上门看她,家里包了馄饨、饺子,总是给“女儿”送去,天冷了,叮嘱何丽萍多穿点,而何丽萍看到张心亚不再是恶语相向,而是“妈妈、妈妈”,叫个不停。原先不会画画的何丽萍,慢慢地会画画了;昔日见人就吐口水和谩骂的坏习惯不见了,现在逢人便会说“阿姨好,爷叔好”。邻居们都说,自从何丽萍去了阳光之家,简直像换了个人式的。

16年来,曲阳街道阳光之家的学员们,在张心亚的和她的团队老师带教下,学会了唱歌、跳舞、念古诗,并且学会了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其中有21位智力缺陷人士还走上了工作岗位。许多智力缺陷人士家庭也因此摆脱了整天愁眉苦脸的阴影,家里多了阳光和笑声。正如智力缺陷人士徐浩芳母亲晏萍对记者说的:“张心亚老师的带教,让我们这些家庭看到了希望,笑声不再是‘奢侈品’。”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