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文萃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红减肥食品爆雷“成分不明”可疑产品仍有售

资料图片

减肥,是大家生活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为了追求穿衣有型,不少人更是费尽心思。记者发现,在部分网购平台上有一些网红瘦身的产品,号称不运动不节食就可以一天瘦一斤。然而,这么神奇的减肥产品真的安全吗?

日前,上海浦东警方侦破一起生产、销售添加违禁成分(西布曲明)减肥类食品案件,而此事也引发了大众对减肥食品安全性的担忧。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成分不明”甚至连商品名称都没有显示的减肥食品仍在电商平台销售。而科普人士则表示,想要减肥靠吃药“不靠谱”,还是要注意生活方式。

网红减肥食品添加违禁成分

据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消息,2021年3月11日,浦东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生产、销售添加违禁成分(西布曲明)减肥类食品案件,抓获生产人员26岁女子曾某某,以及销售人员26岁女子周某某、30岁女子郭某某等32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事实上,在此之前,央视就曝光了两款网红减肥产品。

据此前媒体报道,有记者在闲鱼App上发现,有很多网红减肥产品热销,其中两款名为“强金”和“诺卡”的减肥产品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有卖家声称“诺卡”没有副作用,一个疗程10颗,可瘦8到20斤不反弹。

消费者刘女士被“可以不忌口,没有任何副作用”这一说法打动,她前后通过闲鱼购买了两千多块钱的“诺卡”减肥产品,并按照商家的指导服用,虽然吃了没几天体重确实减轻了,但身体却出现了恶心、失眠等情况。

购买“强金”减肥产品的童先生也有类似的遭遇。之前,童先生的妻子出现产后肥胖,试过很多种减肥方法效果都不理想。童先生购买“强金”产品后,按照卖家的提示,给妻子服用了该减肥产品,可之后妻子却出现了厌食、失眠、便秘等不适症状。

两款网红减肥产品,宣传的减肥效果惊人,可是消费者服用之后却出现了副作用,那么这些减肥产品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两名消费者将购买的两款减肥产品送到了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

检测结果显示,刘女士购买的减肥产品“诺卡”每千克含有西布曲明31185.8毫克,童先生购买的减肥产品“强金”中,西布曲明的含量高达17.8%。

医生表示,这些产品带来的副作用包括口干、便秘,当然还可以引起血压升高,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肝功能受损。

据了解,我国在2010年就已经宣布停止国内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但仍有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利益,在减肥类产品中非法添加。由于联系不到闲鱼卖家,消费者把问题反映给了闲鱼客服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并不能保证对减肥产品的质量审核。

对此,律师认为,店家有可能涉及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罪,还有可能涉嫌我国刑法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平台有基本的审查义务,首先产品的来源,正规合法性,其次,产品成分是不是涉及到国家禁止使用的成分,如果没有做到基本的审核义务,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电商平台和微商搜索不到曝光产品

央视曝光的并不是孤例。近日,江苏镇江警方对外发布消息称,破获一起跨越多个省区市销售有毒有害减肥药(添加违禁成分“西布曲明”)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扣押有毒有害减肥产品2000余袋,药片3万余粒,涉案金额达50万元。

2020年8月16日,家住镇江市区的张女士微信朋友圈结识了一位“减肥专家”。聊天中,“减肥专家”推荐了一款不锻炼、不节食,一个月瘦15斤的“小糖片”,追求纤细美丽身材的张女士以350元的价格购买一款试用装。几天后,收到一小袋像糖果的小药片,外包装上没有任何中文说明,很像三无产品。

感觉不妥的张女士在朋友圈搜索,看到同样购买过该药品的刘女士在控诉——不但体重没有降下来,身体还出现多处不适,甚至有一次称量体重时发生晕厥。2020年8月20日,张女士来到当地派出所报警,怀疑微信朋友圈销售的减肥药存在质量问题。

看到这袋貌似“小糖片”的红色药丸,民警将这些药品送到相关部门鉴定,同时展开走访调查,发现已有多人购买并服用类似的“小糖片”。检测结果显示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成分。

接报后,四牌楼派出所迅速立案侦查。2020年12月17日晚,民警将嫌疑人钱某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2020年5月底,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进货商‘桃子’,她长期提供一些减肥药。药品没有具体名称,按照颜色和形状来区分。下家只需要告诉我形状颜色,就能收到那种颜色的减肥药。”面对公安机关的审讯,嫌疑人钱某很快交代了犯罪事实,并供出自己的“上线”。根据相关线索,警方顺藤摸瓜牵出一条伪劣药品的制售利益链条,涉及山东、江苏、河北、北京、广西、新疆等十余个省区市。

截至目前,围绕这条利益链条,警方已抓获涉案嫌疑人13名,他们分别交代了明知药品中含有“西布曲明”成分而依然售卖的事实,从中获利数十万元。

在网上搜索“西布曲明”,会发现各地执法部门对含有该物质减肥食品的查处信息。最高人民检察院、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不久前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披露:韩某某、洪某某在减肥咖啡中掺入国家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并在网上大规模销售,销售金额达800余万元。自2018年至案发,该团伙已销售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咖啡百万余件。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诺卡”“强金”等关键词,均没有找到相关产品。其中,在央视曝光中被提及的闲鱼平台,搜索“减肥”“减肥食品”等关键词,结果均为各种运动器械。

在朋友圈一些销售减肥食品的店家中,这两款产品也成了禁忌词汇,涉及产品在朋友圈已经不见踪影。而在记者的暗访中,一些销售减肥食品的微商则频频与西布曲明切割。“你想要有西布曲明的那种成分?我们可没有。”在一销售海外购减肥食品的微商处,在面对记者对其所有商品材料的质疑时,对方如是说。

事实上,不仅在我国,西布曲明早已上了多个国家的“黑名单”。据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西布曲明在美获批上市,曾是制作减肥药的重要原料,但在欧洲国家有人因食用此类减肥产品而出现肝脏损害,甚至丧命的情况。2009年,研究结果显示,西布曲明可增加心血管的风险,包括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可复苏的心脏骤停、心血管死亡等。早在2010年10月30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宣布国内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并责成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

不过,记者也发现,在一些化工类网站上,仍有企业销售作为原料的西布曲明。

电商平台上仍有语焉不详的减肥“保健品”

目前,电商和微商处销售的减肥食品就可以放心食用吗?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减肥食品”关键词,在首页弹出的商品中,除了一些表明成分的保健食品以及宣称有减肥效果的“压片糖果”“酵素”“咖啡”以外,还有一类在商品介绍上“语焉不详”的减肥食品。

记者随机点开其中一家淘宝店铺。与普通销售减肥类食品的店铺不同,在这家店铺的介绍中没有任何产品的介绍,图片中就是各种颜色不同的胶囊药丸以及“饱腹只需一粒”的字样,购买说明中也仅有不同颜色药丸对应的服用数量等内容。涉及产品外包装的,仅有三个不同颜色、标签向内的瓶子。

在另外一家淘宝店内,除了药丸的颜色从上一家的粉红换成了绿色外,唯一能显示该产品信息的外包装也被卖家涂抹掉了信息。

当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这到底是什么产品时,在第一家得到的是客服“已读不回”。而第二家则表示“‘老药罐’的话,懂的都懂”,但是继续追问则不再回复了。

记者也发现,在部分电商平台上,还有一些虽有保健品批号却说不清身份的减肥食品。比如一款名为“俏俏胶囊”的产品,在不同店家被冠以了不同的包装,拥有不同的品牌,却均称自己是有批号的保健品。记者通过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发现,“千彩堂牌俏俏胶囊”确实拥有保健食品批文,但是在电商平台上,“千彩堂牌俏俏胶囊”却不是“千彩堂”这一品牌的产品,而是商品全名为“千彩堂牌俏俏胶囊”的商品,其在电商平台上还有多个“品牌”:包括与申请注册该保健品企业有关联的企业推出的“维多莱”“京都安顺堂”等品牌,还有几乎难以找到企业间有关联的“沧浮蕊”“涵硕”等品牌。当记者问及后者的保健品注册号时,相关客服则表示,商品外包装上有,但是他们没有实物,所以无法帮助查询。

提示>>>

违禁成分不止西布曲明  控制体重须尊重科学

科普公众号“果壳”曾经发布文章称,减肥药中的违禁成分并不只是西布曲明一种,一些导致腹泻、刺激神经、抑制食欲的成分,甚至消费者闻之色变的“瘦肉精”都曾经被发现违法添加进一些减肥食品中。而一些通过了国家审批、以作为减肥药在市场上销售的药品,如奥利司他等,也没有大众想象的那样能让人“躺瘦”。同时,这些药还有一些影响肠道且不能忽视的副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曾表示,对于一些疾病导致的肥胖,药物和手术治疗都是有效的,但是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不是自己乱买非法添加的药物减肥,这样有非常大的健康隐患。

知名营养师顾中一表示,减肥的关键还是得注意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总体来说,还是得将运动和饮食控制结合,不能指望不运动就能瘦下来。锻炼除了消耗热量以外,还可以减轻压力,改善胰岛素水平,减少皮质醇的存在。皮质醇是一种增加腹部脂肪囤积的激素,减少了皮质醇对减少腹部脂肪也是有帮助的。

(综合整理自北京青年报、央视新闻、央视财经)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