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老法今说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06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至:万物盛极 敬畏天地

均资料照片

夏至,为五月中,太阳黄经90度。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时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也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气。自此,阴气在地底每天生长,阳气被逼而火躁,这就是溽蒸,随阴气逐渐上升而小暑、大暑。待阴气彻底钻出地面,天气凉爽,便是秋天了。

夏至三候

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

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秦晋称蝉。蜩螗沸羹,叫声沸稠为黏羹。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螗小而绿,叫声尖锐而急促,立秋后才鸣,也称寒蜩、寒蝉、夏蝉,为区别“知了”,俗称“都了”。

再五日,半夏生。意味着夏天已过半,后半夏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

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所以作为一种药材,主治半开半阖之病,协调中枢。如治疗伤寒寒热,是少阳之枢半开之病;治喉咙肿痛,是少阴之枢半开之病。

祭祖祈丰年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的重大节日之一,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代,每逢夏至还有一项休假“福利”。直至清代,夏至日仍放假一天,足见古人对其之重视。

夏至时新麦已获,广大农民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自然不会忘记以时鲜祭献,名曰“荐新”,此俗在《管子》等先秦文献中已有记载。明代则“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清代文献中记载较多,有“煮麦和糖以荐先”“夏至日,荐新麦。晨煮麦粥供家祠及五祀”等。祭祀对象除祖先,还包括掌管土地和丰收的神灵。农民在夏至日备办酒肉,祭祀土谷之神,在田间束草立标,祭祀田婆。湖南益阳、浙江丽水等地有“做田福”或“禾福”的仪式。“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土地是世间万物的负载者。人们的种种祭祀祈愿活动,不仅代表对夏至这个万物盛极时节的重视,更饱含对天地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之心,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期盼。

人们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至时节,农作物生长繁茂,同时水肥需求旺盛,农民需做好田间管理,农事繁忙、农活繁重。夏至时节,农田中长势旺盛的还有杂草,农谚“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说的就是夏至后中耕锄地的重要性。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夏至的雨水关乎农作物的长势,故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然而,此时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正值梅雨时节,如果出现暴雨又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因此很多地区又有夏至“忌雨”的习俗。无论是求雨还是忌雨,其实都反映了古代农业“靠天吃饭”的无奈。

清凉度苦夏

旧时有夏至数九之俗。“夏九九”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顺次称为一九、二九……直到九九,其中三九、四九是全年最为炎热的时节,数完九九,暑热消退。传统社会,各地流传的“夏九九”歌谣不胜枚举,北方地区比较常见的是“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不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与“冬九九”一样,“夏九九”生动地反映出时间与物候的关系,形象地道出了夏至后的天气变化。

民谚有云“夏至不过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意味着炙热的盛夏即将登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在没有空调、电扇、冰箱的传统社会,能够带来一丝凉意的,恐怕还得是扇子。过去,妇女有夏至互赠折扇、脂粉等什物的习俗。扇子别称“凉友”,能生风消暑;香粉可除汗臭、散浊气,防生痱子,为古时女子消夏避伏“神器”。夏至时节,有些地方流传着女子簪戴枣花的习俗。年长的妇女在戴枣花时,嘴里还会念念有词:“脚麻脚麻,头上戴朵枣花。”俗信此举可避邪及医治腿脚不适。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夏至时节,虽有酷热,却绽放着无穷的生机与美好。绿茵渐浓,荷花映日,蛙声蝉鸣,麦谷满仓,阴阳流转与时节更迭完美交融,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和自然观。在万物盛极之时,半夏时光也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光阴、向阳而生,方能绘就如夏花般绚烂的人生。 (综合整理自三联生活周刊、北京日报等)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