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大墙故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07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蹉跎半世,他终有所不同……

□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沈斐

赵军(化名)是一名典型的涉毒犯、老官司,常年“以贩养吸”,有过3次前科。这次,赵军又因贩毒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对于监狱的改造环境,赵军自认为“再熟悉不过了”。然而,此次赵军服刑不久,上海市新收犯监狱的民警就发现他有些不一样……

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今年五十岁出头的赵军出生于西部偏远地区的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童年时,由于赵军父母忙于打工赚钱,没有时间照顾他,致使他错失了上学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成长过程中也没有人引导赵军,尤其是在赵军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父母没能及时纠正他观念中发生的偏差与出现的问题。

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家庭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赵军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尤其在赵军十来岁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对赵军的心理造成巨大创伤,同时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原本勉强收支相抵的家庭顿时陷入了经济困境。由于失去了家庭的顶梁柱,母亲忙着生计,更是无暇顾及赵军的教育和成长。在单亲环境下长大的赵军缺乏家庭管教和正确引导,过早地步入社会,接触到各色人群。

由于没有文化,也没有一技之长,赵军无奈只能靠打零工度日。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明确的生活规划,甚至不知道自己人生目标在哪的赵军在那段时间认识了不少和他一样的人。和他们在一起,赵军觉得有“归属感”,他们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和经历,似乎都是被遗忘的“边缘人”。原本就对是非善恶缺乏正确认知的赵军在朋友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好逸恶劳,不想着靠自己的勤恳努力改变现状,而是和朋友们干起了违法乱纪的勾当,以诈骗等手段获取非法利益。

因长期混迹于灰色地带,赵军还沾染上了毒品。初次尝试毒品的赵军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身边的“朋友”都吸,自己有什么理由拒绝?可是要知道,会“分享”毒品的人一定没有安好心,因为这就是个深渊,一旦陷入就难以自拔。赵军开始吸毒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对毒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他的经济条件根本无力支撑。赵军知道贩毒是犯罪,可对毒品的渴望让他最终泯灭了理智,以破罐子破摔的心态选择“以贩养吸”,也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心理测试找出“病根”

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赵军先后因贩毒、诈骗等犯罪行为被判处3次有期徒刑。可以说,赵军前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监狱中度过的,对他而言最熟悉的并不是正常的社会生活而是服刑改造。这也导致了赵军对未来生活缺乏希望,自暴自弃,无所顾忌,在悔过与再犯的怪圈里越陷越深。

这次服刑后,民警发现,赵军的思想顽疾仍然存在,他还自认为有多次服刑经历可以“应对”改造中的种种。不过,这次的刑期较长,而且赵军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他表现出的不是对抗情绪,而是明显的消极态度,还会以身体有病为由设法逃避日常改造要求。

新收犯监狱会对新收入监的服刑人员进行心理测试,由此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矫治工作。根据对赵军的心理测试显示,赵军有偏执性人格倾向,表现为较敏感多疑,易将他人无意或好意行为当作恶意,对人较警惕或怀有一些敌意。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较容易归咎于周围环境与他人,易与人争执。较容易记仇,对别人的拒绝、轻视、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甚至有报复之心。广泛猜疑,对其他人无意、非恶意甚至友好的行为常常会误解为敌意或是一种歧视,没有任何根据和证据,也从来不相信别人的动机和愿望,容易从个人感情出发,存在极大的主观性,因此会存在过分警惕和防卫。比较固执,遇事好争辩,听不得反面意见,不易改变认识和想法,有时会固执地追求不合理的利益和权利。同时,赵军具有神经质倾向,表现为易焦虑,情绪不稳定,较易激动,会受激动情绪的干扰而出现不合理的行为。

民警分析,赵军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理状态与他年少时的经历有关。因为从小没有接受过正常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以赵军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认知能力差。踏入社会后,他在“亚文化”社交圈的影响下,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判断与常人有明显的偏差,也经常会因此造成各种误解和矛盾。

主动而为带来的改变

从赵军入监后的具体表现来看,他固执地认为同监舍的服刑人员都是自私自利,不怀好意的,对他人抱有敌意和戒备心。同时,赵军有较为明显的投机心理,好逸恶劳,爱钻空子占便宜,经常推卸和逃避责任,丝毫不关心他人的感受。

赵军会变成如今“老大难”的模样不是一朝一夕的,想要从思想上改变他多年形成的错误认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针对赵军存在的问题,民警决定先从“基础”开始,那就是赵军的文化水平和沟通能力。要让赵军“听得进”道理,首先得让他“听得懂”道理。于是,民警积极引导赵军加强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监狱相关文化课程帮赵军弥补年少时未能接受基础知识教育的遗憾,使赵军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有利于民警对他实施更为有效的教育矫治措施。

同时,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对赵军进行交流方面的引导,帮助他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沟通,避免因沟通不畅或方式不当而产生矛盾隔阂。

赵军过去的经历不仅让他在为人处世上存在诸多问题,也让他的身体承受了恶果。相较于同龄人,赵军的身体毛病不少,不仅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还因为长期吸毒造成身体多个器官的损伤,消化吸收能力尤其差。长期食欲不振的赵军身体瘦弱,行动迟缓,精神状态也因此受到影响,总是萎靡不振。

糟糕的身体状况和漫长的刑期让赵军的心理压力更大了,“还能不能活到刑期结束”这个问题就像枷锁一样让他悲观、绝望,也由此影响民警对他的教育效果。

赵军对未来毫无信心的状态究竟是装的还是的确发自内心?细心的民警通过排摸找到了真相,赵军的确存在身体状况不佳、思想包袱过重的情况。为此,民警也用行动帮赵军减轻这个“包袱”,如针对赵军患有多种慢性病等情况,民警定期安排他进行体检,一旦发现指标异常,及时进行治疗。根据监狱相关规定对赵军的饮食做出相应调整,以配合疾病治疗等。

人非草木,即使是赵军这般看似经历丰富,心已麻木的人也因民警实实在在的关心而触动。“民警都没有放弃自己,自己为何要先放弃?”民警的主动而为,让赵军原本抵触的心理逐渐软化,消极的改造心态也有所转变,开始在日常改造中出现一些积极的态度。

重获久违的亲情

赵军不再那么消极的转变让民警欣喜,但正如之前分析的,要纠正赵军长年以来形成的认识偏差和行为习惯,彻底悔罪、改过自新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助力。

通过长期沟通,民警发现虽然赵军因违法犯罪多次服刑,但他的内心对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其实是极为渴望的。赵军曾经结过婚,有一个女儿,一度安稳度日,可当时的赵军并不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恶习难改的他为了利益,在婚后继续铤而走险,干着违法犯罪的勾当,最终害人害己,导致家庭破碎。

人总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随着赵军年龄的增长,他对于家庭的渴望和对家人的思念也愈发强烈,从童年就缺失亲情的他其实很希望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但由于他反复犯罪、多次服刑,家人对他失望之极,早已断绝了关系。赵军也失去了家人的联系方式,无处可寻。

察觉到赵军对亲情的渴望,民警知道这是一个可以改变赵军的助力。而且教育矫治工作中有大量实例证明,亲情帮扶对服刑人员踏实改造有积极意义,因此,民警决心要帮助赵军重新架起亲情沟通的桥梁。

通过不懈努力,民警在尝试各种途径后,终于联络上了赵军失联多年的女儿。民警的来电让赵军的女儿感到惊讶,听了民警对赵军情况的介绍,包括他的服刑表现、对家人的想念后,赵军的女儿态度有所变化。民警抓住机会,从多角度诚挚劝说赵军的女儿试着与赵军联系一次,帮助他树立信心,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回归,实现团圆。

另一方面,民警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赵军。得知有机会和女儿重新取得联系的赵军心情复杂,更多的是愧疚。在民警的教育引导下,赵军通过电话向女儿进行了真诚的忏悔,也终于得到了女儿的谅解,表示愿意再给父亲一次机会。从那之后,一直“孤家寡人”的赵军开通了亲情电话,几乎每个月都会和女儿联系。

或许是重新感知了亲情的温暖,赵军不再那么沮丧绝望,对未来多了一些盼望,而这也是民警希望看到的。虽然刑期漫长,赵军要改变的还有很多,但至少他可以在希望中改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服刑生活中去。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