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年03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代表团建言养老服务立法

聚焦高质量发展,代表委员为增进民生福祉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吕红兵
全国人大代表盛弘
全国政协委员袁雯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胡蝶飞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民生关切,围绕养老、人民城市建设、教育等民生保障问题建言献策。

养老:

上海代表团举全团之力建言养老立法

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民之所盼,也是“两会”上代表们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上海代表团提交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服务法》的议案,以代表团的名义为养老服务立法建言。

上海代表团提出,从全球老年人口规模看,未来我国老年人口数将占到亚洲的40%、世界的25%。面对庞大规模的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亟需通过立法,在养老服务的政策环境优化、设施机构建设、服务规范、扶持保障等方面加强制度供给。

根据议案,在明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内容后规定基本养老服务,应当更清晰地明确政府主导责任以及关键环节、重要事项等相关发展要求。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并定期公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基本养老服务的项目和具体内容。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孤寡、失能、重度残疾、高龄老年人等群体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同时还要建立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针对各类经济困难以及特殊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以及长护险制度。

关于长护险,议案建议,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宜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第六险种”来发展,成为一项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险制度,聚焦解决长期照护问题。国家立法可明确由国务院统筹并主导长护险制度顶层设计,同时基于全国各地的差异性,赋予省级政府一定权限。长护险制度既需要强化对失能失智人员照护服务保障,还需要逐步拓展失能预防、社会性康复、家庭养老支持以及综合性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支付范围。

上海代表团还建议立法对养老资金保障、价格机制、金融支持、养老产业作具体规定。其中明确将养老产业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制定完善智慧健康养老相关产品和服务标准。

除此之外,议案还对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人员、规划落地、养老社区、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阐述与建议。

护老:

建议立法确立老年人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制度

老年人权益保障一直是每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吕红兵聚焦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提出“建立老年人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据预测,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老年人赡养得不到保障、遭遇诈骗的情形时常发生,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吕红兵说,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教育程度不同、传统思想影响、法律意识不高等原因,老年人受到侵犯时往往处于不愿、不敢、不能“诉”的境地。

我国历来重视对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障,宪法、民法典,特别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均对老年人权益保护作出明确规定。

目前,在我国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主要有检察机关,符合一定条件的环保组织、省级以上消费者协会。“虽然立法上给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新领域案件预留了空间,但对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案件缺乏明确的对接机构。而且,涉及老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基本上属于私领域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检察机关介入的角度与边界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容易引发争议之处。”吕红兵说。

因此,吕红兵建议,在民事诉讼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以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确立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公益诉讼制度。

“其中,扩大提起公益诉讼主体的范围是重要方面。”吕红兵建议,借鉴上述方式,除检察机关外,赋权于其他主体,可以提起老年人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在这方面,各省市的老年基金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吕红兵说,另一类组织可以考虑律师事务所,依律师法规定其具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为老年人权益提供服务是其题中应有之意。

生活:

为居民打造更多一站式“微空间”

“新时代美好生活要有新图景,更多的老百姓希望美好生活就在身边。”来自“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兼古北市民中心主任盛弘是这样理解的。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带来的建议就是与“家门口”的美好生活有关,建议为居民打造更多一站式的生活“微空间”。

盛弘告诉记者,她长期在社区工作,发现如今各种社区文体设施及民生服务“微空间”也越来越丰富,但不少“微空间”存在布点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虽然都在15分钟的生活半径内,但对一些居民来说由于布点不够合理,使用起来就不那么方便。比如居民去助餐点吃个饭要走十来分钟,想配个药又要往反方向走很久。”盛弘期望这些“微空间”能够集成更多的功能,“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样一站式的场所才能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更多、更便捷的社区服务。”

盛弘在调研中还发现,目前各主管部门对服务场所有不同的限制性条件,比如面积不能小于多少,而社区极少有场所可以同时满足多个部门的要求。“除了新建的社区能在顶层设计上满足这样的需求,对于大部分已建成的社区来说,这些条件还是挺困难的。”因此盛弘希望相关牵头部门在统筹规划时应考虑家门口一站式美好生活空间的布局,要给予基层留有一定的面积空间,还可以通过新建、改建、重塑等方式探索多样化运营模式,因地制宜采取公建公营、公建民营和民建民营等模式,并出台相应的支持保障政策,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应用场景落地。盛弘表示,社区营造新时代美好生活也是要有品质的,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去理解和支持“微空间”的改造。

盛弘认为,“微空间”的建设过程中要更多地倾听民意和汇聚民智,要从过去自上而下的建设变成自下而上。“了解老百姓的需求清单后,再来设计项目,项目完成后的评估也要多听取老百姓的意见,为次年服务项目的准入和退出提供衡量标准。”

在盛弘看来,社区工作还要有人才作为助力,她建议创新服务人才培育方式,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现在居民服务工作需要多种专业的人才,比如懂法律的社区工作者能更好地帮助居民做好业委会工作,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盛弘希望进一步加强和引导,提高对社区工作者的社会价值的认同感、支撑度。盛弘还期待人工智能技术、数据云、物联网等新技术赋能社区服务,来提高“微空间”一站式服务的水平。

教育:

加快构建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地方高校新赛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教育问题提出不少建议。

“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主力军,但与双一流高校竞争时‘先天不足’。”因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呼吁教育部要联动各地政府,加快研究制定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体系,为地方高校快速发展提供新赛道。

袁雯说,目前地方高校缺乏建设平台。她列举了一组数据:双一流高校147所,中央部属占61%,78%的部属高校参与了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校占37%,地方公办本科院校仅7%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国家级实验室地方高校寥寥无几。在投入方面,据2022年不完全统计,中央部属高校投入中位数45亿,均值61亿;地方高校中位数6亿,均值8亿。此外,地方高校还在科研项目、重大奖项、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受制于“限额申报”,在竞争“起跑线”上失去先机。“尤其在一些高校评价核心指标上的限报,使地方高校在规则相同的评价中‘先天不足’。”袁雯说。

因此,袁雯建议,教育部联动各地政府加快研究制定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体系,为地方高校快速发展提供新赛道。具体而言,就是加大投入,改变现有赛道政策不倾斜现状。同时,提高地方高校的生均投入,加快补足教学科研设施和人才待遇等软硬件短板,并有重点地扩大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

其次,她建议要建立地方高校发展性评估体系。科学制定地方高校评价指标,尤其注重地方高校的特色和发展性评价。既避免地方高校追随部属高校“低版本”发展,也看到地方高校成长的过程和阶段性成效。

“还要给予地方高校更多平台支持,全面激发地方高校办学动力。”袁雯建议扩大地方高校省部共建实验室的规模,专项支持建设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学科和基地并纳入国家和省部级建设序列,为地方高校在一些领域承担国家任务提供成长的支撑。

 

 

内 容 版 权 归 报 社 所 有

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