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

送温暖不能“走秀”

2018年02月07日 B08 :法治中国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上海法治报 2018年02月07日

  寒冬腊月,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里责无旁贷、无可指责,但一些人的“送温暖”意不在送,而在于秀,真正应该送的米面油反而成了“道具”。这种做派,不考虑送温暖的效果,不注重群众的实际感受。

  一些地方车马劳顿造成的浪费、精心安排布置耗费的财力大大超过“送温暖”本身。送温暖,办的是公事,用的是公车,看似没毛病,但人多必然用车多,基层还要陪人陪吃,“陪同费”远超一袋面、一瓶油,浪费颇大。

  送温暖重在对人民群众真情实意,送的是群众之所急,理应出于干部的真心真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送温暖,应该改改了!

  “送温暖”的过程,本身就是领导干部下基层访贫问苦的过程,要与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面对面与困难群众谈心,充分了解群众缺啥少啥,研究长久脱困的路子,调研工作要抓好、抓细、抓实。

  送温暖,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走秀”不走心的路子,而要紧紧抓住一个实字。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和思路,变“送什么收什么”为“需什么送什么”,方能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