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笔闲话

“熊孩子”往往有个“熊家长”

2018年08月13日 B01 :律师周刊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上海法治报 2018年08月13日

  日前,一则“主播姐姐长得像妈妈”,8岁女儿刷掉爸爸3年工资的新闻引发关注。

  近年来,“熊孩子”瞒着家长高额消费尤其是在网上消费的情况日渐增多,尤其是手机游戏充值、网络直播打赏,往往一次就支出数万乃至数十万元。

  那么,孩子花出去的这笔钱,家长能不能要回来呢?

  本期“律师圆桌”讨论认为,未成年人在实体店的高额消费通常可以索回,但线上消费就复杂得多。因为游戏和直播平台可以主张消费是家长进行的,“熊孩子”的家长要证明是孩子消费,本身存在一定难度。

  律师更是提醒: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千万不能当“熊家长”。如果粗心大意被“熊孩子”钻了空子,最终“买单”的很可能还是家长。 陈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