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茶座

大先生鲁迅

上海法治报 2019年01月14日

  高伟

少年时读鲁迅真是瞎读了。在课堂上,我从来没有懂读过鲁迅,觉得鲁迅的文字真是诘屈聱牙。鲁迅的《一件小事》,倒是给我们做了写作文的模仿范文,那一时段,全班的作文结尾几乎都是“看到自己皮袍下面榨出的小来”。

青春时期喜欢萧红,便读了很多萧红的文字。她的文章《回忆鲁迅先生》把鲁迅写活了。“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萧红把鲁迅的形象,从一个战士和革命者的样式,拉回了一个生活中的样子,这反倒使我觉得格外亲切。萧红的《生死场》,鲁迅为她写的序,并且把她向外界强力推广。这个时候我也是读不懂鲁迅的,反而,我在文中来回地看,私下里特别想窥得鲁迅与萧红有没有一点男女私情。

读鲁迅与许广平的书信,也格外有趣,接地气,俨然不似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鲁迅在信中曾经向许广平发誓,不看班里别的漂亮女同学,如果收到其他女学生问询关于人生苦闷的问题,就每每低调回对。鲁迅对许广平也有要求,让她多跟自己学日文,这样她方便看外文书籍,以助于做点研究。“从明年起我当勒令学习,反抗就打手心”。还有一次,鲁迅跟许广平生气,独自跑到阳台的水泥地上躺下。儿子海婴觉得很好玩,也跑过去和父亲躺在那里。鲁迅见状,哼了一声“小狗屁”,就起身了,气愤也顿时消遁了……这些都是多么暖心的调情,还有比这种调情更高级的吗?

活着活着,把生命这条清清河流,活成了泥汤子。活成了断流的,湍急的,泥沙俱下的真实的河流,时而平静平缓时而喧哗无序甚至咆哮甚至狂暴的河流。我知道,这当然是毫无例外的。如果没有对人性有了切肤的思考,别人的和自己的,人性的集合,甚至是我们从千万年前的祖先的基因中承接下来的人之复性,我就没有可能读懂鲁迅。

没有人比鲁迅先生更懂得人性的幽暗与迷离的了,他像一个在显微镜下看生命之病的医生,看得出来每一个疾病的细胞所表达的来自源头的妖孽。他透解国人灵魂的麻木、卑琐、狭隘、懦怯、无耻、盲目、愚昧……没有人比鲁迅对生命和祖国有着巨大的热爱了,他的爱生疼,强烈,不狭隘。他选择像高明的医生对病体的癌症治疗的方式表达他的深爱,用他的如椽巨笔。如果别人能扒掉挡着委琐人性的外罩,那么,鲁迅先生能够把这皮袍脱得精光,脱得只剩下一条裤衩。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权威部门举办近代中国思想艺术家改革开放40年来的40个巨人的评选,鲁迅先生位居第一。这个毫不奇怪。没有人比鲁迅更能够得上称为中国魂了。没有鲁迅的中国,就不是现在的中国,也不是这个气场的中国。当代中国,这一路走得艰难,走得曲折,因为有鲁迅先生表达的中国魂魄,中国的脊梁一直是坚硬的,刚直的,昂然立世的。成百上千个明星也顶不过一个鲁迅的一根指头!

陈丹青写过一本书叫《笑谈大先生》,他夸奖鲁迅先生“长得好看”,在他眼里,所有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看来看去,“还是鲁迅先生样子最好看”。“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陈丹青还认为,鲁迅先生这张脸,摁在世界文豪群像中,也绝不丢我们的脸……除了鲁迅先生,哪一张脸摆出去,比他更有分量?更有泰斗相?更有民族性?更有象征性?更有历史性?

这让我想起当年的一件趣事。萧伯纳对鲁迅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鲁迅天真得毫不辞让,说:“我老了会更漂亮!”呵,真是过瘾!这一回我得先于陈丹青先生抢着说:鲁迅的样子太配得上鲁迅的自信了!

我完全彻底地同意陈丹青的言辞,并且,为一个当代艺术家对一个男人如此的主观主张而感动得幸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