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包”成抢火车票神器

律师:小心个人信息泄露
上海法治报 2019年01月14日

  据《三秦都市报》报道,春节临近,对于在外奔波一年的游子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如愿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然而记者留意到,很多购票者将希望寄托在第三方购票平台推出的“加速包”上。

“加速包”真能帮你抢到火车票吗?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试用

显示成功率大幅提高

近日在携程、去哪儿、途牛等多个第三方购票平台上,记者均看到了类似的抢票“加速包”服务。所谓“加速包”,用商家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抢票辅助手段,可以提升抢票成功率。

记者看到,购票者一般可以通过花钱购买,或用社交软件分享链接邀请好友助力这两种方式来获得“加速包”。以携程软件为例,购票者花10元钱可购5个“加速包”,也就是说一个“加速包”需2元钱。花50元可达到普通会员可享的最高抢票速度——光速抢票。好友助力的话,一人助力一次可获一个“加速包”,30次助力为上限,也可达到光速抢票。

记者选了趟上海虹桥到北京南的高铁试验,购票页面显示,光速抢票的预估成功率在44.3%。而如果不用“加速包”,或者只用很少的“加速包”,比如花10元买上5个,预估成功率要低一半。

吐槽

票源紧张时根本没用

“加速包”是否真的这么“神”?记者采访了多位使用过这一服务的市民,结果发现,大家对此评价普遍不高。

在北京一家餐饮公司做管理的小陈经常出差,“加速包”在这一年间没少用过。他表示,这项服务在平时票源不太紧张的时候用着还行,一到节假日就“没戏”了。

“我这工作常常是头一天下午才通知第二天要出差,所以买票难是常事,加速包也就用得比较多。像平时,我选个好友助力抢票,将链接发给大家,基本第二天早上就抢到了。但要是在春运期间就不行。”小陈春节要回宝鸡老家,2018年12月27日下午,他就在某购票软件上抢订了今年1月28日回宝鸡的车票,也邀请了30位好友助力,用最高的速度进行抢票,但票仍没抢到。

提醒

留意软件是否靠谱

针对这一问题,一家第三方购票平台的客服向记者坦言,“加速包”并不能保证帮消费者买到票,只是用来帮助提高抢票速率。消费者购买“加速包”后,如果没能抢到车票,这一款项是可以退回的。该客服称,“只有客人下单,并且预订成功了,加速包才会收费。”

对此有市民提出质疑:这样做是不是破坏了购买火车票的公平性?

采访中,市民雒先生就称,这种“加速包”会使一些不愿意或没有经济能力加钱购票的旅客更难抢到回家过年的车票,从本质上看,这种所谓“加速包”与“黄牛”很像,只不过一个在购票大厅加价售票,一个在网络平台上加价售票。

而陕西维瑾律师事务所何睿律师则认为,只要抢票平台不是提前购入火车票再加价转卖给用户,只是利用技术手段在售票官网上帮助用户购买火车票,那么其推出的“加速包”服务就与囤票倒卖的“黄牛党”有着本质区别,不属于违法行为。在这件事情上,市民应该注意的问题不是其是否合法,而是是否靠谱。

“使用加速包要么付费,要么请好友助力,通过抢票软件购票,必须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市民在这种时候就应该注意,付出去的钱会不会打了水漂,助力过程以及购票过程中个人的隐私是否安全。”

何睿律师给记者提供了近期一个案例:2018年12月29日,北京某科技公司的陈某被警方抓获归案,经查,陈某贩卖了470万条用户信息,其中60万条是他在网上非法购买的,其他410万条信息都是通过抢票软件非法获取的。

(张晴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