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 文学国
□法治报记者 徐慧
2004年是上海大学法学院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在原上海大学在知识产权学院基础上组建现上海大学法学院,在法学院构建下保留知识产权学院建制。刚刚上任不久的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文学国说,“对上海大学法学院而言,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抓住上海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机遇,运用好法学院原有的学科优势,将学院建设引入良性循环。”
历史与现状
在波折中重生的法学院
上海大学法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朔到始建于1978年12月的复旦大学分校法律系和建立于1988年的上海工业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
2004年9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在原上海大学法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大学在知识产权学院基础上组建了现上海大学法学院,在法学院构建下保留知识产权学院建制。
“可以说上海大学法学院的办学历史较为波折,”文学国说。
现在的上大法学院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3人,“双千计划”2人,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1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2人,首批入选“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6人,现已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上大法学院现有法学本科专业2个;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专业(法学、非法学)学位授权点;拥有挂靠在管理学院与经济学院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下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法律金融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知识产权学院和6个教研室;设有2个校级研究机构与18个院级研究机构。
法学院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自2004年以来,出版专著、教材百余部,在国内权威期刊和CSSCI其他学术期刊以及SSCI上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省部级、厅局级科研奖励数十项。
挑战与机遇并存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文学国看来,上大法学院目前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认识到挑战,抓住机遇,才能将学院建设好。”
最大的困境是法学院只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没有自己独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在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难。而从国家政策的指向来看,学院今后申请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亦是困难重重:一是国家对一级学科授权点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将更多的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给予了中西部地区的高校,而上海目前已经有四所高校拥有了一级学科授权点。二是法学人才引进的难度在加大,一些南方高校以明显高于上海高校待遇的条件吸引法学人才的流向,学科平台的缺乏使学院在短期内难以引进紧缺的学科带头人。
而学科带头人的紧缺,自然影响到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申报、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原有优势的知识产权学科,由于在人才引进与学术研究上在近些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在学界的影响力已无法与往日相比。
不过,挑战与机遇并存,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发展战略为法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文学国表示,“作为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的法学教育,上海大学法学院理应为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源源不断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要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一发展愿景已深入人心,卓越全球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法学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要求都是巨大的,法学人才市场需求强劲。截至2017年,纽约、上海、北京人口数与律师数对比分析,纽约48:1,上海1112:1,北京741:1,上海未来律师需求缺口还很大,上海大学法学院应该抓住这样的发展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满足市场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求。
同时,上海大学成为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试点高校和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大学为法学院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面向市场导向
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
“法学院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形势不断看涨是上海大学法学教育大发展的有利条件。”文学国说,“我们要把这些优秀的生源培养成为面向市场导向的法学人才。”
上大法学院自2010年起开设英美法教学实验班,以全英文授课,受到学生欢迎的同时也得到各方肯定。2018年,法学院增设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攀升的本科与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率,为法学院进一步扩大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与提高培养质量提供动力。
法学院还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国的著名大学法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选拔部分优秀师生赴国外进行交流和学习,并接受海外学生来学院学习和培训。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上海大学法学院的品牌。
让文学国感到欣慰的是,自2016年以来,在全国法科生就业形势不佳的大环境下,上海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却不断上升,2016年本科生的签约率为87.97%,2017年为86.87%,2018年为89%。截至2018年8月25日上海市教委的统计数字,法学院的毕业生(本科生、研究生)签约率为90.87%,高于全校平均签约率86.41%,在全校文科院系中排名第一。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2017年以来达到100%。2018年QS法学专业排名,在上榜的国内高校中,上海大学法学专业列第13名,其中关键指标——雇主对毕业学生的评价,上海大学法学专业评分为61.5,超过了中国政法大学的59.8分,表明就业单位对上大法学专业毕业生的认可。
近年来,学院每年有超过35%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35%以上的本科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法治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为国家法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上海市律师协会进行了首次“东方大律师”的评选活动,最后评出的十名“东方大律师”中有4人是上海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校友,还有其他多名校友被评为“全国优秀律师”、“上海市优秀律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