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柯丁:给路边小店更多包容

上海法治报 2019年01月30日

  □记者  陈颖婷  季张颖  王菁

本报讯  “上海不少海派品牌都是从路边小店成长起来的。”在昨天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转变政府职能  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审议会场上,朱柯丁代表建议,城市规划不仅包括大商业、大地产,在商业核心区对路边小店要有更多包容,给马路小店成长为百年老店留空间。

“现在本地人会说,上海的街道越来越富贵逼人,越来越没有烟火气,外地人也会说上海的商业没有特色。走进上海的购物中心和北京广州深圳没有任何区别。”朱柯丁代表说,随着路边小店的监管加强,那些证照不齐全的路边小店彻底关门。“包括仙霞路、寿宁路、嵩山路、太仓路、永康路、古羊路这些美食街已经全部消失了。铜川路水产市场、董家渡的布料市场、东台路的古玩市场、七浦路襄阳路服装市场也随着城市的升级改造而消失了。”朱柯丁代表认为,不能小看上海的这些路边小店。“因为对这些小店来说,生存五年以上,才可以说是活着,活了十年才算有一定的持续经营的能力,20年才能活成一条马路上光芒四射的传说。”他曾统计过,资历15年以上的上海小店存活率只有3%。“很多上海品牌都是从路边小店开始经营起步,所以这些小店可以说是一座城市的马路记忆。”在他看来,关护这些马路小店,才有可能让它们成长为上海未来的百年老

店。

因此,朱柯丁代表建议,现代城市应该有包容的管理与规划指导思路。在存量商业的区域规划调整上,对路边的这些小店要有包容力,城市的规划不仅仅是大商业大地产大绿地,在商业核心区域的一些支马路上,对周边小店也要给予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他认为,对标国际的营商环境,除了世界500强,还要有百年老街上的百年小店。“百年老店,只是长年累月地做一件非常自然而普通的事情,那么我们要给它留下做事的空间。”朱柯丁代表希望,通过关注马路小店,让上海真正能够做到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