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非常阅读“主推的《庭审之外的辩诉交易》一书,得到了国内多位法学家的推荐。这部著作对影响美国辩诉交易公正性的因素做出了独到而深入的分析,对传统的“庭审结果预期”理论作出了全面的反思。根据传统的观点,控辩双方在庭审结果预期的影响下,会通过谈判达成和解。本书作者却认为,这一理论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于交易结果的影响,例如代理成本、代理人的能力、赔偿数额、工作量、双方所占有的资源等因素。因此,这种过于简单化的“庭审阴影下”的辩诉交易模型应该通过结构化—心理学视角进行修正补充。在这一新的视角下,不确定性、金钱、自利的特性等都将极大影响辩诉交易的结果。
作者没有简单地否定庭审阴影模型,而是对其作出了改进和修正。沿着这一思路,作者认为,辩诉交易的制度和实践也需要进行更多的改革,才能使之与修正后的庭审阴影模型更为一致,并消除辩诉交易实践中的不公现象。
可以说,对于正在推进刑事司法改革的中国决策者来说,该书的出版打开了一扇了解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最新发展的窗户;对于正在探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的司法实务界而言,该书的面世将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而对于正在总结改革经验、推进法学理论研究的法学研究者而言,该书也提供了一次了解美国刑事法研究最新理论成果的机会。 王睿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