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火场烈士复原“最初的容颜”

——记民政部最高荣誉“孺子牛奖”获得者、上海龙华殡仪馆遗体整容高级技师王刚
上海法治报 2019年04月05日

  □记者  夏天

本报讯  日前,上海龙华殡仪馆遗体整容高级技师王刚同志荣获国家民政部最高荣誉“孺子牛奖”。据介绍,近年来王刚和上海殡葬应急救援团队先后参与全国各地30余次善后援助工作,行程近4万公里。其中包括2014年“8·2”昆山粉尘爆炸、2015年“东方之星”侧翻、2015年“8·12”天津港大爆炸等。作为一名“上海工匠”,王刚以他独到的遗体3D打印技术,为一位位逝者成功还原“最初的容颜”,还其以最后的尊严,更让他们的家属得到慰藉。

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百余名消防官兵和港务消防队员及民警,悲壮逆行,积极组织扑灭火灾。最终,165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灾情就是命令,王刚和援助队踏上征途,初夜时分,他抵达离爆炸现场最近的天津市塘沽殡仪馆。

其中,一位19岁的英雄遗体只剩下三块骨头和一堆骨灰,是DNA比对才把英雄的忠骸聚在一起。凭着仅有的一张照片,捕捉每一个细微的面部特征。在面部塑形的十几个小时里,王根与逝去的英雄面对面注视着彼此,身边的空气仿佛都已凝固。

巨大的爆炸冲击波和燎燎火舌已经将战士遗体侵蚀得难以辨认。王刚小心翼翼地清理着身体表面的焦炭,对损毁的四肢进行拼接、缝合、整形、防腐、包扎。两个多小时后,烈士的躯干出来了。最关键的是头部和五官重塑,王刚拿着照片,不断思索、还原烈士的面部结构。操作台前,王刚与烈士几乎脸贴着脸,现场安静极了。油泥在手心揉搓的声音、汗水击打地面的声音、人的呼吸声和蚊子的“嗡嗡”声,都清晰入耳。鼻子、嘴唇、耳朵,相继成功塑形。就在大家都认为已经大功告成时,王刚又细心地开始为烈士“再造”青春痘。直到凌晨,王刚终于直起了腰,整容、化妆工作全部完成。

两个半小时后,王刚再次返回殡仪馆,为英雄补妆、铺花,点上比较明显的四颗痣。当战友看到自己的兄弟安详地睡在灵床上,脱口而出:“就是喜子!就是我们的兄弟!”

那几天里,每天入眼的都是残缺的躯体,入耳的尽是发自战士亲属们内心的悲泣。每天,王刚顶着炎炎烈日从寻找着每一位战士昔日的踪迹,一点一滴地找回他们曾有的样貌。就这样,在经历了19个昼夜和无数汗水后,10位消防战士,在他们的手中成功找回了自己“最初的容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