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0岁的小孩会有什么形容词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但无论如何,都很难把这个年龄的孩子与残忍的杀人犯联系在一起,而“詹姆斯·巴尔杰谋杀案”却改变了很多人的看法。《羁押》正是根据这起案件,用写实的手法还原了该案的过程,短短30分钟,却让人不寒而栗。人,为何可以残忍至此?即使身为孩童,藏在心底的恶魔也随时能将躯壳吞噬,最终堕落在地狱的沟壑。
《羁押》
导演:文森特·赖博
编剧:文森特·赖博
主演:伊利·索兰 莱昂·休斯 威尔·奥康纳 大卫·赖恩 塔拉·布雷思纳克制片国家/地区:爱尔兰 英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18-05(戛纳电影节)
片长:30分钟
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的是1993年2月真实发生在英国利物浦的一起儿童凶杀案。当时两岁的詹姆斯·巴尔杰意外死亡,他在被发现时尸体因被火车碾压残缺不全,而且身体多处受伤。被定罪的凶手是两名十一岁的男孩罗伯特·汤姆森和乔恩·维纳布尔斯,他们被认为对贝尔格进行了绑架、折磨和杀害。他们也是现代英国历史上年纪最小的、被定罪的凶手。
罗伯特和乔恩,是两个10岁的“坏孩子”,他们逃学、偷东西,各种闯祸。即便如此,包括他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只是两个地道的淘气包而已。可一场性质十分恶劣的虐杀,打破了无数人的对孩童纯真的想象,同时也打破了英国现代历史最小杀人犯的纪录。
詹姆斯·巴尔杰,一个年仅2岁的幼儿,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到了两个错误的人。没有任何判别能力的詹姆斯,还没来得及对是非有任何判断,就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并且过程是如此的艰难和不堪,以至于案发后,英国官方迫于社会压力公布了凶手的真实姓名并加长了他们的刑期。
作为一部短片,《羁押》试图还原罗伯特和乔恩在被捕后的反应,并呈现当时的案发状态。由于法院认为作案过程过于凶残,所以封存了部分庭审录音。电影也因此没有描述详解的作案细节,而是运用影像留白提示观者,还有更多的残忍已被埋葬。
导演将焦点放在了羁押时罗伯特和乔恩面对审讯的状态,两个人互相甩锅、满口谎言,他们所想做的仅仅是推卸罪责。罗伯特和乔恩只有10岁,他们的智商还不足以支撑其罪行能瞒天过海,但他们的狡黠和冷血却必然驱使其逃避任何可能的惩罚。
对于罗伯特和乔恩的判刑,在当时的英国引起过不少的争论。在英国,未满10岁的儿童会被认定为无实施犯罪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说10岁以下可以免刑事责任。而对于10岁以上未满14岁的儿童则被推定为无实施犯罪行为的能力,但可以通过证据进行反驳。也就是说,当检方和警方有证据能够证明行为人具有实施犯罪行为能力,就应认定其负刑事责任。正因如此,影片才将焦点对准了羁押审讯过程,而不是去还原和探讨事件对人的影响。
只有确凿的证据,才能真正能够惩戒罪恶。在当年现实的庭审中,罗伯特和乔恩除了否认谋杀罪行外,一直保持沉默。而对于这样年仅10岁的儿童,证据链哪怕有丝毫瑕疵,都可能被彻底推翻。
关于免刑事责任年龄,近年来在我国也引发了不少争论。多起未满14岁的孩童犯下的重案,最终囿于法律而将其释放,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受害人一方来说很难接受。但以14岁作为刑事责任年龄的分界线,又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选择。在现行法律下,该用什么方式来矫正犯案孩童,在包括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都有相应的讨论。最主流的说法依然是着力健全收容制度,以及完善工读学校的建设,以期收容更多的问题少年,矫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促成他们尽早改掉恶习。同时,也应加大对监护人的追责,让那些“只生不养”或“乱养”的监护人受到必要的惩处。
该片没有从社会、家庭的角度探讨该案,甚至连很多电影人热衷的反社会人格等心理缺陷都丝毫未曾提及,而是尽量克制、客观、就事论事地再现当时的场景,将其他的评判全部交给了观众。此外,不得不提饰演罗伯特和乔恩的两个小演员,他们展现了“神一样”的演技,将如此不符合年龄的恶包裹在皮囊里,尤其是当谎言一次次被戳破后的气急败坏、撒泼撒赖,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让人唏嘘不已。 (文/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