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昨天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公益诉讼和民行检察专家委员会聘任仪式暨研讨会”,聘请涵盖公益诉讼、民商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和执行、金融、环保、国资等领域的专家和领军人物为专家委员会专家。据悉,这是继去年9月该院聘请特定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公益诉讼特邀检察官助理之后,“借外脑、精业务”的又一新举措。
据记者了解,2009年及2015年,该院分别成立过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上海自贸区检察业务专家顾问团,但在公益诉讼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缺乏相应的专家学者。据该院检察长杨玉俊介绍,2018年该院共受理民事行政申请监督案件67件,包括民间借贷、股权纠纷、人身权纠纷、融资租赁、保险合同等民事、商事、金融、房地产、劳动争议诸多案由。浦东检察院全年摸排线索200件,立案25件,其中启动诉前程序案件9件,行政机关回函整改率达100%,同时首次在食品安全领域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记者了解到,案件领域和类型集中在垃圾、河道和土地资源,相对单一,亟需拓展。面对日益增长的公益诉讼和民行检察的新发展和新要求,该院经过充分调研,最终决定成立公益诉讼和民行检察专家委员会。
“希望公益诉讼和民行检察专家委员会的设立,能够使检察机关有效借助外力外脑,提升检察机关办案的专业化水平和能级,提升办案的精准度。”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许祥云提出。
根据该院《公益诉讼和民行检察专家委员会制度(试行)》规定:“专家委员会专家的咨询、论证意见可以作为检委会业务决策、检察官联席会议研究案件及检察官办理案件的重要参考。”检察官在办案时,参考和采纳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意见,办案质量依旧由检察官个人负责。杨玉俊表示将邀请专家学者参与个案案例研讨,用专门知识协助解决专门性问题或提出专业意见。同时还会邀请专家对重大、疑难、复杂的公益诉讼案件和民行检察监督案件提供研究、论证、咨询。除此之外,该院还将邀请专家参与重点课题研究或实证性专题调研,举办专题讲座,助推业务水平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办案实效提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