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动态考核
●中运量公交线路或将再增加2条
●取消省界收费站,推动长三角交通一体化
□记者 王川
本报讯 今年市交通委将与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共同公布新的考核办法,动态调整不同共享单车企业的注册车辆数量,将连续2次考核不合格的企业退出上海市场。昨天上午,上海市交通委主任谢峰做客“2019上海民生访谈”,就市民普遍关注的共享单车将“何去何从”的问题,透露上述信息。
据悉,目前市交通委会同公安机关已完成全市约90万辆共享单车的电子注册工作。接下来,上海将进一步完善“总量控制、牌照管理、动态调整”的管理思路,工作重点从原来现场清理处置为主,转为兼顾对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动态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运营激励挂钩。据专家介绍,本市共享单车合理总量应为80万辆,目前月均活跃车辆数约为44万辆,日均活跃车辆约18万辆。谢峰表示,今年新的考核办法将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不同企业的注册车辆数量,连续2次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将退出上海市场。
谢峰同时透露,继71路后,上海的中运量公交线路或将再增加2条。近年来,市交通委对中心城中运量网络规划进行了深化研究,规划中心城区形成“九横十三纵”的中运量通道网络,共22条中运量通道,总长280公里。结合上海中心城现阶段城市发展特点,市交通委主要研究了“两横两纵一联”5条中运量通道,即北横通道(恒丰路-内江路)、中山东路通道、浦东南路-上南路通道、浦建路-沪南路通道、虹桥路-肇嘉浜路通道,共计53公里。截至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是虹桥路-肇嘉浜路、浦东南路-上南路两条通道。
取消省界收费站也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重要举措。谢峰透露,上海共有省界收费站9处,与江苏交界5处,与浙江交界4处。市交通委已明确上海取消省界收费站的实施方案计划。根据计划,今年10月底前完成收费站与收费车道及中心系统软硬件升级改造,12月底前拆除省界收费站,实现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目标。届时,上海将主要采用ETC收费方式,提高通行效率。下一步,三省一市交通主管部门将联合成立长三角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线路试点工作小组,研究制定适应长三角各毗邻地区的公交客运衔接模式,并形成统一、明确的运营标准和执法监管体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