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下四套房产遭三轮10次悔拍

沪上首例“老赖”恶意规避执行遭重罚
上海法治报 2019年04月22日

  □记者  王川  通讯员  贺天牧

本报讯  网络司法拍卖是法院实现胜诉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但近期普陀区人民法院却在处置一起司法拍卖时,连续遭遇三轮10次“恶意毁拍”,极大扰乱了司法拍卖的秩序和权威。法院最终查实情况,对背后联手扰乱网拍秩序的被执行人和竞买人予以严惩。这也是本市首起老赖恶意毁拍、干扰拍卖秩序被重罚的案例。

日前,本案申请人依据发生法律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向普陀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被执行人归还借款本金1200余万元及债务利息600万元。在执行过程中,普陀法院执行法官周建通过“总对总”查询系统发现,被执行人除抵押给申请人的四套房产外,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依法裁定拍卖被执行人名下四套房产,并启动了网络司法拍卖程序。

没想到第一次拍卖被执行人名下四套房产,竟全遭悔拍!“以前因各种原因在拍中后又后悔的情况也偶有发生,但是,同一被执行人名下的四套房产全部悔拍非常罕见。”这种异常情况引起了执行法官周建的警觉。在第二轮拍卖前,执行法官将网络司法拍卖佣金由原先的10%提升至20%,希望一方面提高竞拍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加大可能存在恶意悔拍的违法成本。谁知,第二、第三轮依旧如此,经过三轮共计10次悔拍,被执行人名下房产仅悔拍违约金就高达900万元。

“这背后一定有蹊跷。”执行法官周建立即向拍卖机构调取竞拍人信息,发现悔拍的竞拍人竟全都来自广西,而本案的被执行人也是广西人。这仅仅是巧合,还是有必然的联系?执行法官周建随即打电话联系被执行人。电话中,被执行人欲言又止,突然挂断了电话。法官预判,这极可能是被执行人自导自演的一出有策划、有预谋的“恶作剧”。

为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执行法官周建立即赶赴广西深入调查,先后找到被执行人和四名竞拍人进行谈话,起初被执行人矢口否认上次与执行法官电话中的交流内容,通过执行法官对其晓以利弊,被执行人终于道出了事情原委:因为被执行人事先了解到悔拍支付的佣金可冲抵执行款,考虑到自己在广西经营的公司资金紧张,无法一次性履行1800余万元执行款,为了保住自己的房子,被执行人指使手下员工参与拍卖后再悔拍,经过三轮共计10次悔拍,先后共支付了900万元佣金,这样实现了“保房”又“还债”的目的。执行法官周建告知其行为属于恶意悔拍并对其严肃教育。被执行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经过教育当场具结悔过,并承诺尽快筹集资金,在5月底主动履行全部债务。

考虑到被执行人和四名竞拍人的行为后果和态度,普陀法院作出对被执行人罚款10万元,对四名竞拍人分别罚款3000元的处罚决定。目前,罚款已全部缴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