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家大讲堂”开讲
关注人工智能助力司法实践
□记者 徐慧
本报讯 近日,由市法学会和上海广播电台共同创设的“法学家大讲堂”正式开讲。首期主讲嘉宾邀请到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特邀科大讯飞副总裁、政法事业群执行总裁冯祥,上海市律师协会民事业务研究会主任谭芳作为嘉宾,共同就“人工智能助力司法实践”问题展开对话。
崔亚东介绍了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研发的背景和过程。他说,研发这个系统,把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应用到刑事办案当中,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司法改革落地,确保司法公正,减少司法任意性,防止冤假错案。
刑事案件的系统研发上线运行之后,目前已在全市全面展开应用,办理案件3万多起,民商事案件系统在2018年全市已经推开使用,但是对案由有限制,目前仅开发了八类案件的案由。崔亚东表示,民商事案件系统开发意义更加重大,因为法院案件90%以上都是民商事案件。此外,与律师系统的对接也正在研究中。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
公布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结果
□记者 夏天
本报讯 近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公开了2019年第一季度本市食品安全抽检情况分析结果。在受监督抽检的32大类19671批次食品样品中,不合格样品165批次,不合格率为0.84%。其中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不合格率最高为1.85%。针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经采取措施依法查处。
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标签标识等指标不合格;其中,食用农产品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农(兽)药残留、禁用农药或限用农药超标、重金属等元素污染。
徐汇区
推进“一网通办”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近日,徐汇区召开“一网通办”工作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在今年的“一网通办”改革攻坚年,徐汇区将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进一步精简审批证明材料,实现申请人实际提交材料平均减少一半,1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年内实现“零材料提交”,并实现一批事项“零跑动次数”。
徐汇区大力推进审批“两集中”、受理“零差别”改革,将原来83个部门专窗压缩为18个政府综窗,形成“前台零差别受理、中台一键呼叫专业支撑、后台透明工坊分类审批”工作流程,实现“跑一个窗、办所有事”,窗口收件准确率达90%以上,当场办结事项占所有办件量的75%,现场排队等候时间减少三分之一。截至今年4月,全区已开发了24个标准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自助服务工作台,提供全区29个部门共计654个政务事项的“全天候、不打烊”办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