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又要到了,本期“专家坐堂”就以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为引,强调了我国在司法实践中越来越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并以此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着力点,营造一个鼓励知识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大环境。
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些年来大家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早已耳熟能详,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说起知识产权很多人都能头头是道,但用起盗版来也同样毫不手软。如今,企业单位基本做到了操作软件正版化,但私人电脑中的盗版软件仍比比皆是。而那些转载网络文学作品的同样如此,付费看书在很多人眼里觉得“傻”,免费的东西才会趋之若鹜,于是,通过复制粘贴,再租个服务器,就成了一门生意,至于创作人的权益,根本就不当回事。这些行为在很多时候成为了我们的习惯,市场大、利润高,总有一些人会铤而走险售卖、制作盗版软件光盘,肆意转载各种电子书,最终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法律的严惩。
在有正版的情况下,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作品、软件,都不应该再去“盗”,既违法,也失德,同时还可能扼杀创作者的激情以及企业的生命。犹记得,当年国内最早的一些游戏公司,尽管制作了不少优秀的游戏作品,却因盗版猖獗,连本钱都拿不回来,纷纷倒闭。时至今日,国内几乎没有像样的大型独创作品能傲立游戏世界,只能或抄袭,或改编,缺少了那份本可以独属于自己的荣光。
近年来,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创作者的合法权益,而这都源自于相关法律的完善。人爱贪便宜的本性也许无法彻底更改,但法律却可以规范相应的行为,在不菲的违法成本面前,敢于挑战法律,无视知识产权的人,必定会越来越少。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