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顾承骁
本报讯 明明已经还了钱,却因没有留下凭证,就被前债主告上法院,败诉后竟然还要再“还”一次。自2017年10月起,刘先生被这起不同寻常的借贷纠纷搞得心神不宁,所幸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刘先生没有蒙受“不白之冤”,妨害司法秩序的犯罪嫌疑人也得以落网。
2017年10月,刘先生突然接到法院传票,要求他出庭应诉,这时他才知道因为2017年5月的一笔欠款未还而成被告,而告他的人正是前合伙人杨某。刘先生与杨某可谓是老相识,在刘先生从事的二手车生意上,与杨某有过几次合作。虽然刘先生的确向杨某借过几次钱,但欠款早已经偿清。起先刘先生以为仅仅是个误会,但电话那头杨某却态度冷漠,不由分说一口咬定从未收到过还款,坚持要上诉。
刘先生这才明白,这不是误会一场,而是杨某摆明了要讹诈一笔。无奈之下他只能应诉,却苦于自己还钱时以现金支付,并未索要收据和其他凭证,在各项证据均薄弱的情况下,刘先生二审败诉,被判偿还欠款20万元。
无故成了“老赖”,刘先生通过各种渠道向司法机关反映,今年2月,公安机关成功立案,犯罪嫌疑人杨某被抓获。随后案件移送至松江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官认为,杨某母亲高某是该案的关键人物,2017年5月末杨某借给刘先生的20万元正是由她出款,刘先生还钱时高某也在现场。询问中,高某吐露了内情:刘先生归还20万元后,杨某以还要继续做生意为由留下了钱。过了一段时间,杨某说,刘先生把钱都骗光了,欠了自己50万元左右,因此打算同母亲一起去法院起诉刘先生,称这笔钱没有还过以挽回部分损失。糊涂的高某听信了女儿的一面之词。
日前,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杨某以涉嫌虚假诉讼罪批准逮捕,同时对高某是否涉嫌共同犯罪作进一步审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