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月

上海法治报 2019年04月30日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今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是“逐梦航天,合作共赢”。新中国成立后,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月球探测”,一次次刷新了中国探索太空的高度,一次次竖立起中国实现航天梦的里程碑。尤其是“嫦娥四号”月球暗面着陆等重大成就,更是彰显了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嫦娥四号经历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通过实施嫦娥四号任务,我国实现两个“第一次”:第一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第一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地月L2点对地对月中继通信。

在对月球的探索中,世界各国都进行过多次尝试,也获得了一些成功。本期“域外之音”介绍的就是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1959年9月12日,苏联发射的“月球2号”(左图),第一次完成探测器硬着陆月球,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探测器零距离认识地球。

1966年2月3日,苏联的月球9号进行了首次有控制的月球软着陆,发回了月球表面的照片。

1968年12月21日,美国的土星5号火箭发射升空,它携带的阿波罗8号飞船,乘坐着3名航天员。在12月24日上午,机组抵达了月球轨道并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运动。这是人类第一次环绕月球飞行。阿波罗8号成功地在月球轨道上绕月飞行并安全返回地球。阿波罗8号的船员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次从太空观察地球行星的人。他们从月球轨道拍摄的“地球升起”的照片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在外太空拍摄地球的照片。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陆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登月活动。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接触月球表面的人,巴兹·奥尔德林也随后登陆月球,本次登月任务指令舱由迈克尔·柯林斯操控。他们从月球表面采集样本并拍照。他们还将一面美国国旗插在月球表面,然后返回航天器。1969年7月24日,他们安全回到了地球。人类登陆月球是人类首次对外太空进行探索并迈出的第一步。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说,“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上图为美国宇航员登陆月球。

1970年1月17日,苏联发射月球17号探测器把世界上第一台无人驾驶的月球车——月球车1号送上月球,这也是航天史上第一辆月球车。月球17号探测器在月面雨海地区软着陆。随后月球车1号顺着探测器伸出的舷梯下滑到月面,进行了10个半月的科学考察。

1972年12月7日,阿波罗17号太空船运行至距离地球45000公里之处,宇航员拍摄了一张名为“蓝色弹珠”(上图)的经典照片。这张照片是迄今为止最广泛流传的照片。它是少数能把整个地球清晰地拍下来的照片。对于身在太空船上的宇航员说,地球的大小就像小孩子玩耍的弹珠一样,因而命名。这也是微信的启动照片。

1990年1月24日,日本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飞天”(下图)。1992年2月,“飞天”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探测器完成探测任务后,于1993年4月10日撞击月球表面的弗内留斯月球坑。

2003年9月27日,欧洲航天局的首枚月球探测器“SMART-1”号(下图)升空。2006年9月3日,“SMART-1”号对月球表面进行了撞击,完成其最终使命。

(综合自新华社、央广网、科普世界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