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成垃圾分类的主力

记者实地走访多处小区,发现老年人善于学习垃圾分类
上海法治报 2019年07月03日

  □记者  王菁

实习生  袁毓菁  刘家杭

本报讯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记者实地走访了徐汇区几处小区后,发现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的老年居民不在少数。

在早期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中,除入户的小册子、海报宣传外,志愿者在旁帮教是常态。大木小区居委会居委委员张先生告诉记者,大木小区内共有三个垃圾箱房,7名志愿者负责一个箱房,志愿者名单由楼组长开会后确认,多是退休老人。

他告诉记者,大木小区老人居多,仅80岁以上的就有几百人。但年纪大并不意味着他们学习、接受新政策的能力差。在这里,老年人成了垃圾分类的先锋。“老人反而更清楚怎么垃圾分类,多数时候年轻人(对具体分类)不一定搞得清楚。”

物业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负有监督责任。而这一责任的具体承担则落在了一线保洁员的肩上。

在大木轻工小区干了15年保洁工作的蔡先生告诉记者,居民此前主要存在“知道要分类,也愿意分类,但容易分错”、对垃圾桶指代的颜色不确定等问题,所以仍需要志愿者、物业保洁员当场指导。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