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期 司法服务“不打烊”

看上海金融法院如何“隔空”审案

上海法治报 2020年02月05日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如何既做好防控保障安全,又让司法服务“不打烊”。昨天,节后上班第二天下午,上海金融法院通过互联网“隔空”开庭审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原告上海某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诉称,2017年3月,其与被告某实业公司和某电力燃料公司及第三人某银行签订《委托贷款合同》,原告委托第三人给被告实业公司发放贷款,被告电力燃料公司为合同履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被告实业公司在履约过程中未还本付息。原告遂诉至上海金融法院,要求被告实业公司归还借款及利息9000万余元,被告电力燃料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下午2时整,上海金融法院科技法庭内,除了佩戴口罩的合议庭成员和书记员外,旁无一人。合议庭成员、原告代理人和第三人工作人员的高清影像出现在审判席前方的电子显示屏上。

“原告,能听清么?”“清楚。”“第三人,看得清楚屏幕上显示的材料么?”“看得清。”审判长吴峻雪法官在确认系统顺畅后敲响了法槌,庭审正式开始。

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庭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整个过程声音清晰,画面流畅,程序规范。随着当事人借助远端的电子签名技术完成对庭审笔录的确认,这场不到1个小时的同步录音录像庭审顺利结束。

据悉,为应对疫情,全市三级法院目前已暂停现场立案、诉讼服务和信访接待工作。

上海金融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法院既要避免人员聚集引发可能的疫情扩散风险,又要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让公平正义因疫情受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