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照片均由市禁毒志协 提供
□法治报记者 徐荔
前不久,第二十六届“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晚会上,获评第九届上海市“慈善之星”的个人和集体获奖者代表来到现场,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市禁毒志协”)的代表也在其中。
作为一颗新的“慈善之星”,市禁毒志协其实已经发光发热近12年了。
以慈善理念为初衷,以公益助人为己任,以服务社会为追求的市禁毒志协,多年来动员组织广大志愿者持续开展毒品预防宣传和对吸毒人员的帮教服务工作,帮助服务对象戒断毒瘾,恢复家庭功能,为上海的平安、和谐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禁毒志愿服务的专业策划执行者
市禁毒志协成立于2008年3月,是由社会各界人士和单位自愿组成的,从事对戒毒领域工作提供志愿者服务的,专业性的非营利性5A级社团组织。目前,共有单位会员50家,代表处15家,理事39人,监事3人,注册禁毒志愿者2万余人。
禁毒志愿服务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专业、精细的策划者、执行者。这些年来,市禁毒志协积极以项目化推动戒毒帮教服务,开拓服务项目,通过项目策划、设计、申报和运行管理确保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强化项目效果。
市禁毒志协向中华医学会、市疾控中心等单位争取项目经费后,开展的多个项目服务都落到了实处:
——吸毒人员预防艾滋病干预项目,成功动员6万余人参与HIV检测,发现新滋生HIV阳性者35例。
——社区戒毒康复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组织全市2000余名基层禁毒工作人员开展7场专题培训,协助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完成标准化建设初稿撰写。
——突破深井 同伴禁毒志愿者星级评定及自我管理探索项目, 完成《同伴禁毒志愿者星级评定办法》《同伴禁毒志愿者星级评定标准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初稿撰写。
——大爱之行·危机干预项目,开通24小时戒毒咨询热线,4年来共接听吸戒毒人员及家属来电近2000人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星禁毒巡讲团青少年服务计划,通过同伴沙龙、工作坊等活动形式,结合进校、进所的宣讲方式对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约3万余人受益。
——有枫的日子·记录生命历程服务计划,同伴禁毒志愿者通过“一拍、一记、一感悟”的行动与作品,完成200张照片,200篇康复日记,提升参与者戒毒信念与自我觉察能力,以艺术的形式协助同伴康复。
——让爱信飞越大墙项目,同伴禁毒志愿者与北京、山西、湖北、浙江、新疆、甘肃等省11个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人员以信件形式沟通,互助戒毒康复的信心。
——所社合作项目,2009年起与上海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松泽强制隔离戒毒所等5个戒毒所、上海市戒毒康复中心以及北京、湖北、四川、新疆、浙江、江西等地的部分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了所社联动,提前介入帮教服务,为所内康复同伴搭建了一座从大墙内通向社会的“心桥”。这一项目也是一项创新工作,在此过程,市禁毒志协将同伴教育的理念、社会工作的方法以及心理建设的一些元素融入了服务,服务覆盖人数达10余万。
发掘涅槃的力量开创特色品牌
十多年来,市禁毒志协和各区禁毒志愿者组织坚持以戒毒帮教服务为重点,以项目运作为形式,推动戒毒帮教志愿服务更加有效、深入地开展。经过探索实践,精心打磨,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服务项目,如“海星康复同伴禁毒志愿者团队”“药物成瘾人员家庭学苑”“爱心支教”“大墙心桥:提前介入志愿服务”等。
在众多服务项目中,以同伴教育为特色的“海星康复同伴禁毒志愿者团队”是市禁毒志协最具创新性的品牌之一。这项工作以帮助成瘾人员成功戒毒、回归社会为核心目标,由有过戒毒经历且康复情况良好的禁毒志愿者为主要成员开展活动,这些志愿者就被称为“同伴禁毒志愿者”,他们以涅槃的姿态,为自己坚定选择,为他人带去新生的希望。
从初具雏形到服务项目流程规范化,近10年来,同伴禁毒志愿者团队已先后实施“拾星者同伴辅导计划”“戒毒康复同伴辅导员团队建设”等项目,“同伴工作室”已发展到12个,同伴禁毒志愿者超过200人,团队中康复十年以上的同伴有31名,操守率为90%以上。
同伴禁毒志愿者通过戒毒咨询热线、同伴信箱、叶雄戒毒康复网及短信、微博、微信、QQ群等通讯方式,为全国5万多人次戒毒康复人员及家属提供了戒毒康复、家庭后续照管、心理咨询和防复吸指导等服务。他们也会与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学员通信,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帮助所内学员增强戒毒信心,掌握戒毒方法。
除此之外,同伴禁毒志愿者也勇敢面对社会,将自己过去的经历与痛定思痛后的选择化作警示素材,在参与禁毒宣传与社会公益活动时展示给社会大众,敬告所有人远离毒品。
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同伴禁毒志愿者也不断成长,不但形成规范的工作模式,具有榜样力量的同伴禁毒志愿者代表也一一涌现,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熠熠星光背后是脚踏实地的奉献
除了开展项目服务外,市禁毒志协重视每一位禁毒志愿者的力量,近年来积极挖掘社会力量,动员和组建了上海申通地铁、黄浦区邮政、奉贤区交通运输、静安区娱乐行业等行业禁毒志愿者队伍10支,复旦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大学生禁毒志愿者队伍12支。基于对志愿者的重视,每年都对志愿者开展至少2次以上专业培训,并在日常工作中为他们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承担论证和工作评估功能。
每年的禁毒大型宣传活动中总活跃着市禁毒志协的身影,各类公益活动也少不了他们。在市禁毒志协的带动引领下,各会员单位、代表处也坚持开展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服务。如宝山区开展了低保困难家庭关爱项目,通过区民政招投标,整合社会资源,坚持为戒毒人员家庭提供就业辅导培训、专家咨询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虹口区民革二支部的禁毒志愿者则为辖区内戒毒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开展学业补习,截止去年,已有40多个家庭受益,其中有9名孩子考入了大学。
因为始终脚踏实地地走在禁毒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市禁毒志协对本市禁毒工作有着最深刻的体悟,他们也将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反馈给相关政府部门。
这些年来,市禁毒志协参加过《上海市禁毒条例》立法调研会,为条例的制定、修改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也先后与多个相关部门、单位举办“戒毒同伴教育的意义与实践”“禁毒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企业参与禁毒工作”“戒毒·共同参与”论坛等研讨会,对戒毒同伴教育的意义及法制保障、企业如何参与禁毒志愿服务工作、社会力量包括志愿者参与戒毒康复治疗模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讨论。
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市禁毒志协收获了多项殊荣,2013年,获得国家民政部“首届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一等奖”;2016年,获得上海市文明办“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2017年,被评为5A级社团组织;2018年,连续获得两届“静安区最佳公益项目实践奖”。
先后有126个优秀志愿者组织和个人受到表彰,其中理事长单耀晓被评选为“2018年上海市慈善之星”;副理事长梦晓荣获国家禁毒委“2013年十大民间禁毒人士”、禁毒志愿者谈廷辉荣获国家禁毒委“2009年十大民间禁毒人士”;理事殷金喜荣获“第三届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副秘书长叶雄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上海市十大社会工作杰出人才”“上海市十佳禁毒志愿者”……
在这些闪光的背后,是更多禁毒志愿者的默默付出与奉献,市禁毒志协将带着这些关注与爱,继续前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