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做一个人民的“能吏”

上海法治报 2020年02月14日

  大疫重围之中,江汉平原武汉城市圈百万人口集居的地级市潜江却“一枝独秀”,一个多月来,疫情稳居全省市州的末位——潜江在湖北是第一时间封城、第一时间终止全部娱乐活动、第一时间出台了严格的禁令,潜江市很早就要求老百姓静静地待在家里,把病毒“闷死”在最小的单元。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市委书记吴祖云的一席话——“元月17日上午,那时钟南山院士还没到武汉,我和市长从武汉得到消息后,觉得这个事情太大了,所以我们先下手,哪怕冒了一点不太合规的风险”,正是由于“见事早”,正是由于“先下手”,潜江市至少到现在,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战“疫”是一场大考,却也有一些地方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交了白卷的——从风起萍末时的“见事迟、反应慢”甚至麻木不仁,到势已汹汹前的进退失据甚至束手无策;从自然疫情转化为群众性社会情势时的捉襟见肘甚至还在那里遮掩失语,到形势急剧变化情况已经变异前的“慢一拍”甚至毫无对策,至于面对新闻发布的答非所问、照读拟稿,以及更为严重的个别地方出现的由“瞎指挥”到“不指挥”,再到“乱指挥”那样一种“忙错”,都和潜江等地的“书记和市长”这些主官形成令人叹息的对比。

对于有些地方的这种乱象,网上有责骂“庸官”的,也有直斥“昏官”的,但依我所见,恰恰不是——这些地方不少主官,“书记和市长”们,恰恰不少曾是党内公认、公众赞誉的“能吏”!比如说,他们多是布局本地经济发展的“高人”,多是招商引资的“好手”,也不乏搞大项目冲锋在前、指挥若定的“悍将”,甚至不乏为民办事众所普惠的“公仆”,他们中间,不少人有着很高的专业素养,有着颇为现代的行政能力——那么为什么疫情一来,“人民战争”一打,就变成一时的“庸官”甚至“昏官”了呢?他们历来的“能吏”形象到哪里去了呢?

问题恐怕出在这里——我们一些“书记和市长”,高学历、深资历、好素养;却还不是做群众工作尤其是大规模社会性的群众工作的好手。群众工作能力是我们党的基本功,随着时代的变迁、国情尤其是基本矛盾的变化以及社会态势的剧变,群众路线不但须叟不可轻忘,而且更要强化、更要过硬。群众工作既有日常的和风细雨,也有风潮突起时的急风暴雨,既有入户解围的“一对一”,也有须要突然面对几百万几千万人的定力和引领,既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担当和拍板决断,也要有对于社会心理的风向变异的鉴别力、预见性和“先行一步”、未雨绸缪的决策能力……总之,当前这场“人民战争”,正是我们党一次大规模社会性全方位的群众工作,我们既要交上满意答卷,也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疫”中补上短板、缺门甚至“偏科”。

要做人民的“能吏”,除了一个“能”字外,还有一个“公”字。比如说,“先行一步”、果断决策,真如潜江市委书记所说,那是要冒风险的,这种决策,往往与众不同,往往“有一点不合规”,就看我们敢不敢冒这个“摘顶戴”的风险——有些主官不是“看不见”,不是“不知道”,而是把仕途呀、前程呀看得过重,所以“能吏”也变成了“庸官”;又比如说对于个别上级的错误决定,你是照本宣科呢还是从实际出发——那个“一问三不知”的唐主任,有传言说她“心里明白着”呢,只是“上面”有人叫她不要说才顶了个雷。这种传言当然现无事实证明,但如果真是这样,你怎么选择?这就是说,要做一个人民的“能吏”,必须将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起来,在平时、在战时,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也许是“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最高的“党性”哦。

中央多次强调,要在此次战“疫”中考察和识别干部,这是一次大考,要把我们党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治理能力来一个大的提升——做一个合格的“公仆”,当一个人民的“能吏”,应当是我们每个“书记和市长”交出的答卷!  (凌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