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张丽玮
防控新冠肺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斗中,无数战“疫”、防疫者以“逆行者”的姿态出现在抵御疫情的第一线。
在上海市女子监狱,也有这样一群“逆行者”,她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放弃了春节休息,全身心投入监狱抗击疫情的阻击战,坚守使命义无反顾。即使是女子,也未显柔弱,而是选择用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守护着一座城,用大墙内的孤寂换取大墙外的平安……
曾驰援抗击非典 现主动请缨执勤
夏萍是女子监狱医务所的医护人员,拥有“白衣天使”与监狱民警双重身份的她曾于去年进行肺部结节手术治疗,术后虽然身体恢复了,但医生再三叮嘱她不可过于劳累。然而,当她听说监狱为了防控疫情,决定启动“14+14”封闭式管理值班模式时,第一时间向所领导主动请缨,要求加入到第一批执勤任务中。而这已经不是夏萍第一次主动请战了。
17年前的那场“非典”是许多人不愿提起的痛,对于夏萍而言也是刻骨铭心的。那一年,20岁出头的夏萍刚从军校毕业,是一名刚工作不久的军队医护人员,她毅然决然地报名,投身于驰援疫情一线的工作中。在北京小汤山战斗的五十多天里,十几个小时不喝一口水、不吃一口饭,口罩勒得满脸伤痕是夏萍的日常工作常态。
“那么艰苦的日子我都经历过了,现在这些不算什么,我能够完成好封闭期间的工作任务。”夏萍坚定地说。
在女子监狱,夫妻双方都是监狱民警的有40多对,夏萍也是其中之一,她的爱人被安排在监狱第三批执勤警力中。14天又14天,这意味着夏萍夫妇很久不能团聚,但是面对疫情,他们却选择了逆行,选择了用行动来践行监狱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
哺乳期妈妈投身战“疫”
疫情期间,哺乳期的妈妈们多得到各方关护,可也有不少新晋妈妈在此刻选择坚守岗位,因为她们是母亲,也是人民警察。女子监狱警卫队的潘阿美就是一位尚在哺乳期的新手妈妈。
今年1月26日晚,正在监狱值班的潘阿美接到了封闭式值班的命令。服从命令的潘阿美毕竟做了母亲,她想起年幼的儿子,“要近1个月不能回去,孩子还小,这样一来肯定要强制性断母乳,他会不会习惯,能不能适应?”即便不舍与担忧占据了潘阿美的整颗心,她还是没有找借口推脱值班,而是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将自己要值班的情况告诉了他,“是的,我不能回去了,要封闭28天……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你要好好照顾孩子还有爸妈。家里,一切都拜托你了……”
由于特殊时期,为了保障安全,监狱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增加,潘阿美白天要在指挥中心上岗,夜间还要值班,只有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任务后,潘阿美回到更衣室才有时间给家里打个电话,询问家人和儿子的情况。
她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但她更知道自己还是一名警察,肩负使命。
虽年轻但靠得住的青年民警
在女子监狱,还有一群虽然年轻,但信得过、靠得住的青年民警。女子监狱三监区的民警陈丹彤是2018届的新警,年前,她答应父母等帮请病假的同事完成年初二的值班任务后就一起回老家过年。然而,疫情将一家团圆的计划打乱。
年初二晚上,女子监狱紧急通知各支部启动封闭式管理值班模式,以应对突发的疫情。作为当天的值班民警,陈丹彤按要求被编排到了第一批执勤警力中,这对已经连续值了两个班次的陈丹彤来说,意味着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她都要在监狱值班,这不仅是连续16个日日夜夜的工作量,还是本该与家人团聚的最重要的节日。
陈彤彤略有遗憾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第二天上午,陈丹彤的母亲就为她送来了换洗衣物,但因封闭执勤,陈彤彤并没有见到母亲,只读到了母亲发给她的消息,“你是部队家庭出生的孩子,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爸爸妈妈相信你可以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东西放在门口了,照顾好自己,我走了。加油!”
父母的支持,让陈丹彤不禁心生内疚,因为自己食言了,不能陪父母一起回家过年。但这份支持同时也坚定了她的决心和信心,“相信只要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就一定能战胜疫情,驱走阴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