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官对事发现场和原料仓库进行实地检查
□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胡佳来
带孩子参加亲子手工制作体验活动,是不少家长和学龄前教育机构的选择,去年3月本市青浦区一家幼儿园就组织学生到某亲子乐园进行制作蛋糕体验活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乐园提供的制作材料竟是过期的。
为了拓宽公益诉讼线索渠道,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国首创了未成年人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一名“观察员”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该院后,检察官迅速介入,全面履行公益诉讼职能。
孩子制作蛋糕的食材竟然过期了
去年3月27日,185名学生和家长由幼儿园组织到一家颇有名气的亲子乐园进行制作蛋糕体验活动。但活动中,有家长意外发现,乐园提供给孩子们制作蛋糕用的果味酱竟然是过期的。
青浦区检察院通过观察员获取该线索后,立即前往涉案地点实地调查取证,通过现场走访、询问、勘查,全面了解案件情况,夯实证据体系。经查实,该乐园当天提供给的740支果味酱都已过期,其中最长已过期11个月;此外,该公司原料仓库内,还存放有三箱共计1048支过期果味酱。另经调查,该亲子乐园与全市众多学校存在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接待学生达10万人次,受众未成年人之多,所用果酱等食材数量之大,极易产生大范围食品安全问题,存在严重的社会安全隐患。
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整改
在调查中检察官还发现,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对该亲子乐园的食品生产总部——上海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监督检查。然而,位于同一幢楼里的亲子乐园因为从事的是制作蛋糕体验活动,属于非生产型企业,其制作蛋糕体验活动所需的原材料等未被纳入常态化的监管范围,导致亲子乐园较长时间使用超过保质期果味酱的安全隐患未及时被发现、消除,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处于受侵害之危险。
经过全面调查,检察官认为该公司提供超过保质期的果味酱食材,数量巨大,参与学生众多,影响面广,可能损害众多未成年人公共利益,而主管部门未将非食品生产型公司手工制作活动原材料纳入常态化的监管范围,符合未成年人行政公益诉讼范围。去年4月15日,青浦区检察院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对该亲子乐园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并加强对涉食品的非生产型项目产业的日常监督检查。
去年5月24日,市场监管部门回函称,某乐园有限公司提供超过保质期的果味酱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34条第(三)项、《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第29条第2款的规定,作出相应行政处罚,并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检察建议书的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的规定,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食品经营环境。
监督的本身在于推动社会治理。在涉案企业整改完毕后,青浦区检察院继续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行动。去年6月,检察官再次来到涉案企业,实地查看仓库,确认无过期果味酱产品,并与该公司管理层进行座谈,主动向涉案公司建言献策,建议引入电子化管理系统,在线录入食品生产、进出库日期等,在办案中贡献“检察智慧”。
正义说法>>>
青浦区检察院在全国首创未成年人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通过观察员的履职,发现了包括儿童食品安全、玩具安全、网络安全、娱乐场所问题等诸多线索。在这起事件中,区检察院正是通过观察员得到线索后全面履行公益检察职能,通过“走出去”办案,“全景式”审查,发现亲子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向职能单位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推动亲子行业领域食品安全共治善治,司法、行政机关同步联动,守护未成年人“舌尖上的安全”。在个案办理基础上,区检察院还主动对接企业,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实现加强食品安全、服务民营企业、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多赢效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