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闹矛盾 未成年人误入诈骗公司

保护处分,让涉罪未成年人重返人生正轨
上海法治报 2020年10月14日

  □见习记者  翟梦丽  通讯员  黄迪

未成年人西西(化名)与父亲发生矛盾,进了同学介绍的单位上班,没想到单位竟是诈骗公司。被警察抓获后,“嘉检七色花”团队给了西西一次悔改的机会。“高考成绩出来了,我被学校提前录取了。”西西高兴地向检察官报喜,她即将迎来人生的新旅程。

今年2月,一起电信诈骗案犯罪团伙被捣毁,仅入职十余天的西西也一同被警方抓获。到案后西西告诉检察官,春节期间她与父亲发生矛盾后,就与其以前同学联系,同学说可以给她介绍一份客服工作,包吃包住,工作轻松,随后西西便到涉案单位上班。到单位上班的第二天,西西就发现工作有问题,但心里害怕不敢告诉家人,也不敢举报,直到做了十余天被警察抓获。检察官办理该案时,发现未成年人西西参与诈骗,但尚未实际骗得他人财物,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拟对其开展保护处分工作。

经社会调查发现,西西的家庭关系复杂,父母离异后她随父亲生活,但是父亲因工作繁忙而疏于与其接触交流。孩子出了问题,家庭教育不能再缺位,为促使父女两人更好认识到自身错误,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分别对西西和其父亲进行训诫。通过训诫教育和真情说理,西西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表示不再涉足违法、犯罪的事情,以后要好好学习;西西父亲也认识到自己对女儿不够关心,没有做到父亲应尽的责任,表示以后要好好保护孩子,教其明辨是非。与此同时,该院还开展亲职教育,责令西西父亲加强管教,从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关注思想动态等方面提出建议,推动提升其家庭监护教育能力。

为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嘉定区检察院针对不同保护处分的对象,分别联合公安、教育、民政和共青团,依法进行训诫,观护帮教、行为矫正等多元化保护处分措施。此外,该院“嘉检七色花”团队与派出所加强合作,构建保护处分工作的联络衔接机制,畅通信息联络渠道,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反馈。同时,该团队积极借助社会力量,结合涉罪未成年人具体情况,通过全面分析评估、找准措施、客观评估帮教效果等工作,实现对涉罪未成年的精准科学帮教。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