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不能“盲”

无障碍出游 国外怎么做
上海法治报 2020年10月27日

  作为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城市“导向标”,盲道的设置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基本标尺之一。然而,我国许多城市中的盲道却常常让需要它的人频频遭遇尴尬,不仅未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反而成为“文明盲区”,对视障人士造成伤害。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非一朝一夕可成,本期“域外之音”介绍的就是国外是如何保障无障碍设施建设,让残疾人出行再无顾虑,能与身体健全者一样享受公共活动。

【日本】

法律保障无障碍通道建设

20世纪40年代,日本先后出台并修订了《身体残障者福利法》《关于促进高龄者、残疾人等的移动无障碍化的法律》等法律法规。2017年,日本政府公布“通用设计2020行动计划”,目标是实现日本境内主要交通枢纽的完全无障碍通道建设。日本政府计划修改日本无障碍酒店的客房标准,针对新建或翻新的酒店,要求强制增加适合轮椅使用者的房间数量。

2018年,日本旅游局编写了一本有关“无障碍思维”的教育手册,希望消除酒店和其他旅游设施工作人员对老年人与残障人士的偏见或歧视,从而提供更友善的帮助。近年来,日本又通过了促进铁路、巴士等公共交通无障碍化的修改法,使其正式成为法律。

在法律护航下,一方面日本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比如通过免税、低息贷款、补偿建筑面积等方式,鼓励企业在建筑施工时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通过对设计、研发机构和企业给予政策优惠鼓励其向社会推出更多“无障碍设计产品”,如老年智能马桶、服务机器人等等。与此同时,诸多老年人、残障人士也积极参与到无障碍设计的活动中,比如将收集的体验意见反馈给设计者或生产者,让后者减少设计失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无障碍体系,让无障碍设计造福特殊人群。停车场、红绿灯、公交站、电梯间、楼梯间、商场、写字楼等场所,都能看到精心设计的无障碍设施。以盲道为例,日本的盲道不仅在室外公众场合随处可见,即便是室内公众场所也比比皆是,且“内外相连”。如果置身养老院,无障碍设计的细节则更让人震撼。从地板、水温、室温,到床铺、淋浴器、马桶、厨具,再到过道、电源位置、照明度等等,无不体现方便、安全、健康、舒适等原则。

【瑞士】

残疾人出行无障碍

瑞士知名旅游景区在最便利的位置设置残疾人停车标志,占用残疾人车位会被重罚。火车站内设有为残障人士准备的呼叫中心,行动不便者拨打呼叫中心电话可及时得到帮助。在停车场靠近出口和电梯的最好的位置,永远有几个用黄线圈起、里面划有轮椅标志的残疾人乘坐车的预留停车位,即便车位爆满,也没人敢贸然占用这些位置;在电梯的控制板上,有盲文标识;超市设有残疾人专用收款台;城市的道路、建筑都达到无障碍标准,乘坐电动轮椅在城市景区兜风的残疾人随处可见。主要大型车站设有志愿者服务中心,为行动不便者提供站台接客、搭乘出租以及陪伴到目的地等服务,且服务价格相对低廉。残障旅客还可以乘坐残疾人专用出租汽车,或到租车点租赁专为残障人士提供的汽车。另外,很多缆车、快艇、索道设有专门的轮椅席,许多远足路线也支持轮椅出行。

【美国】

“无障碍”意识深入各个领域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美国的“无障碍”意识深入各个领域。美国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没有车几乎寸步难行。在美国,除盲人、弱智和高位截瘫等严重残疾外,残疾人持医生开具的证明同样能够申领驾照。残疾人拥有专门的带有蓝色标记的汽车牌照,可在出行时享受各种便利。无论在公共场所内还是马路边,都设有带有蓝色标记的残疾人专用车位,而且往往在出入最为便利、可以挡雨蔽日的位置。根据法律,健全人如果占用残疾人车位,交管部门会对其处以100美元到500美元的罚款,有的还会将车拖走。因此,很少发生正常车辆占用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的事情。美国通过立法逐步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美国无障碍委员会颁布了详细的实施准则,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设立投诉和监督系统等。

【英国】

为残疾人提供必要便利设施

英国1995年颁布的反残疾歧视法要求,所有新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火车、汽车和出租车都必须为残疾人提供必要便利设施。英国不少火车站售票窗口都设有明确标志的感应环供有听力障碍者使用,许多主干道火车站和火车上都有轮椅可自由进入的卫生间,车站小卖部和餐馆以及餐车车厢都允许导盲犬入内。

英国的道路路口基本上都进行了“坡化”,并设置了提示盲道,城市中无障碍公交车也较为普及。地铁出入站一般都有升降平台,站内的声音提示与视屏提示同时为盲人和听力障碍者工作,车厢内安排了固定轮椅的位置。机场设有坐在轮椅上可顺利拨打的低位置电话,还有方便聋哑人间通话的带传真的公用电话,以及可令语言障碍者与正常人交流的带键盘的电话。

【加拿大】

全方位保障残疾人正常生活

在加拿大,残疾人日常生活非常方便,同健全人无太大区别。大多残疾人凭医生证明都可申请驾照,只不过他们购车时会根据各自身体条件对车做些改造。在机关单位、机场、火车站及各楼堂馆所等地,除设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外,还有残疾人专用的卫生间、电动门、购物电动车或游览车等。火车、公交车、飞机上都有专门预留的轮椅位、固定装置和自动升降梯。任何停车场都设有专门的残疾人车位,这些车位比一般的大,都选在最方便出入的地方,其他车辆禁止停放。在加拿大,位置相对偏远的各大国家公园均有供残疾人游览的路线,并提供专门的导游服务。图书馆里的书刊、政府法律文件都有大字号、盲文和音像等几个版本。法庭也为残疾人提供手语翻译等特殊服务。

加拿大残疾人享有同健全人平等的教育机会。在小学到高中的12年免费义务教育阶段,一般残疾学生都同其他学生一起上课。有残疾的学生上大学或接受职业培训,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在和其他学生一样享受无息贷款的同时,还可以申请政府专门为残疾学生设立的赠款。加拿大政府设有“残疾人机会基金”等项目,资助残疾人接受就业培训、找工作或自己创业。残疾人若想自主创业,政府有专门的部门提供建议、培训,并给予灵活优惠贷款等支持。

(综合新华社、中国文化报、新京报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