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营业却亏损?问题竟出在二维码上

上海法治报 2020年10月30日

  □见习记者  谢钱钱  通讯员  文韬

本报讯  移动支付功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某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趁之机。闵行一男子便将工地食堂的二维码调包,1800余元餐费全部转到了自己账户上。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对杨某某提起了公诉,杨某某被判处拘役4个月并处以罚金。

燕大姐(化名)在闵行区某建筑工地上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偶尔也会到工地的食堂帮忙盛菜。今年7月6日,燕大姐像往常一样到工地食堂帮忙,傍晚时分,工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到食堂吃饭。为了便于收款,食堂在三个打饭窗口处都贴上了工地老板的支付宝收款二维码,工人打好饭菜后只要用手机扫码便能付款。但奇怪的是,眼看着食堂里坐得满满当当,可是收款成功的语音提示却迟迟不响。仔细检查一遍后,燕大姐才发现三张二维码中的一张被人调包了,遂报案。公安机关对食堂被掉包后的支付宝收款二维码进行了调查,通过比对该收款码对应的账户、昵称、手机号,发现在工地打工的杨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民警联系了杨某某。

7月15日,杨某某到派出所投案,起初他坚称不知道为何自己的二维码会被贴到食堂里,直至被批准逮捕后,杨某某才交代犯罪事实。原来,今年6月10日晚上,杨某某到工地食堂外打开水,发现食堂大门没有关,便心生歪念。杨某某先回宿舍拿了一张自己的支付宝收款二维码,又返回食堂将其中一张收款二维码撕下并调包,截至案发杨某某的支付宝账户共收到1800余元。

近日,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对杨某某提起了公诉,法院最终判处杨某某拘役4个月并处以罚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