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午十点,王薇准时来到家门口的链家门店,她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参加链家“城市书房”举办的免费艺术插花活动。
在她眼中,链家携手新华书店打造的“城市书房”不仅是提供阅读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体验和社交空间,就像城市中小而美的“文化客厅”,为居民创设了知识共享、信息交流、文化互动的新空间。
家门口的文化客厅
王薇是一名喜欢读书的设计师,但平时工作很忙。一次偶然机会发现家门口的链家门店开放了“城市书房”,不但可以就近安静阅读,还有许多免费的文化活动,从此她变成了这里的常客。
与传统公共阅读空间不同,链家“城市书房”以阅读为平台搭建,但又不完全是读书。它更是一种社区生活方式,通过组织线下公益活动,与周边居民分享艺术、人文、趣味手工等文化内容。
“知识的加油站”、“文化的共享空间”,这是王薇对链家“城市书房”的形容。
而对60多岁的张叔叔来说,每周都要去链家“城市书房”打卡的原因,则是这里举办的活动满足了他和老伴、小孙女的不同爱好。
“小孙女上次参加了‘宇宙起源’的讲座,哎呦喜欢得不得了!现在每天都要拉着我过来看看;老伴平时就喜欢花花草草,有免费插花她很开心的,约了小姐妹一起来;我自己嘛比较喜欢传统文化,像面塑,现在这种非遗的很少了,链家想得周到,蛮好!”祖孙三人都觉得,有了链家“城市书房”,日常生活变得更有滋有味了。
据悉,截至目前链家“城市书房”已经举办了几十场公益文化活动,包括非遗文化传承(草编、面塑)、科普讲座(垃圾分类、宇宙起源)、趣味手工(艺术插花、手绘团扇、五彩海洋瓶)、立体书DIY、科技体验(VR体验)等,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空间扩展成交流、共享的复合文化空间。
让阅读不再远行
走进链家 “城市书房”,室内书香四溢,几位居民正围坐在一起读书,不时还会停下来交流。
旁边的木质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涵盖名家著作、科普、政治、少儿、旅游等。同时,为满足社区内不同年龄层的读者喜好,链家精选了各类中外文学、哲学励志、亲子绘本、生活美学等经典和品质好书。
“以前要看书只能等爸妈周末有空的时候带我去图书馆,现在我和同学自己就能下楼来看书,爸妈也放心。”周末,10岁的琳琳约上同伴,大家一起坐在宽敞明亮的沙发区,尽情徜徉书海。
“从小就喜欢看书,以前为了看书要换乘三条地铁线,来回就得折腾三四个小时,经常把时间浪费在路上。现在好了,步行十几分钟就能走到链家门店,特别方便。”提起以前看书的过往,家住宝山的赵先生很感慨。
对如赵先生这样的爱书人来说,不必路远迢迢,不必舟车劳顿,链家“城市书房”打造十分钟步行阅读圈,免去了他们辗转图书馆之苦,无疑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
城市需要门店
“我们不仅是社区的驿站,也是与社区相融相生的‘城市补给站’。”链家COO王拥群如是说。
为充分发挥好“城市补给站”功能,链家在门店打造“社区运营官”,对经纪人赋能提高公益意识和公益习惯,让门店成为真正的“社区好邻居”。
据悉,截至10月底,链家“城市书房”又新添30家,目前共50家遍布上海的15个行政区。它一方面将文化基因的触角扎根进社区的角角落落,以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让读者走近阅读、共享阅读;另一方面通过举行各类公益文化活动,打造了家门口小而美的文化客厅,它所提供的不只是阅读,更是一种文化与生活的对话。
在这个意义上,链家“城市书房”更像是一个台阶,站在这样的台阶上,能让居民看到更大更美的文化风景。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