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刘海 陈颖婷
见习记者 张旭凡
“请注意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请保持一米以上排队距离”“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告知”……这些标语在国家会展中心随处可见。第三届进博会即将开幕,而时下正值秋冬交替,各类流行病易发,此外还面临疫情防控要求,如何做好进博会的疫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昨天是布展的最后一天,记者走访了几个展馆注意到,各种防控举措有条不紊。
目睹“移动核酸检测车”神奇魅力
11月2日,一条关于“进博会迎来可移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新闻引发市民的关注,进博会期间,核酸检测工作也能够在“移动检测车”上当场进行,既方便又高效!这充分体现了上海的科技力量,也将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进博会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撑。昨天,距离第三届进博会开幕还有1天,记者前往进博会场馆提前探营,一睹“移动检测车”的神奇魅力。
这辆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移动检测车,可进行快速部署、灵活调动,突破地域限制、缩短检测时间,提供高效便捷的核酸检测服务,检测数据实时传输,提高了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检测人员在记者作了一定防护措施后,带着记者走上了这座“移动式BSL-P2+实验室”,实验室更像是一间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房车”,里面分3个区域,摆满了各式检测设备,科技感十足。
“今天是对场馆内工作人员做最后一次核酸检测,我们将采集的样本分批送到‘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测。”检测人员对记者说,“等我们的采样结果出来后,收到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场馆开展工作。”
记者注意到,一批样本被送到“移动检测车”后,检测人员将这些样本放进检测车里的一个小“电梯”里,由小“电梯”将样本送到里面的检测人员手中,确保送检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保证检测质量稳定可靠。
透过2区的小窗口,记者看到,有两名检测人员正在忙碌地操作设备。“检测能力根据配置的仪器和人员不同,单人单管可以达到3000测试/24小时,混采混检可以到达30000测试/24小时”,工作人员说。
“进宝”戴上了口罩
记者昨天前往国家会展中心时发现,地铁二号线徐泾东站挂有“您已进入体温监测区”“乘坐轨道交通,进展必须测量体温,必须全程佩戴口罩”等提示牌。走出地铁,进入“四叶草”后,防疫措施就更为严格,各种海报、视频等滚动宣传健康防疫。
记者从7号门进入时,必须通过一个白色的测温大棚。而在“四叶草”3、4号馆一层步道的入口处两大块“温馨提示”的告示牌立在醒目位置,提醒进馆人员佩戴口罩、保持排队距离、配合进行体温检测等。据了解,未注册“随申码”、码色异常者,以及未提交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或报告逾期者、体温超标者都将无法进入展馆。
进入场馆后,各种防疫要素也随处可见。在西登录厅门口广场上,巨大的进宝雕塑手持一枚四叶草,憨态可掬,但与前两届进博会上的进宝有所不同,今年的进宝还多戴了一件“装备”——一个巨大的蓝色口罩。而戴口罩的进宝形象也出现在展馆通道的墙上,提醒着人们观展的同时不忘防疫。
在许多场馆门口及通道上的联合服务点都有一个“防疫物资取用点”,免费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记者了解到,在往年进博会设置的5个医疗点旁,今年新设了5个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配备的力量也进一步加强。据悉,来自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志愿者队伍的60名“小叶子”志愿者会利用手持健康提示牌等形式开展健康防疫宣传和引导,进一步提醒参展人员提高防护意识,做好防护。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