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前天下午,第三届进博会开幕进入倒计时,我跟随公安消防应急队伍,采访他们最后一次展前巡馆。同行记者们看到偌大空旷、静候观众的华丽展区,都按捺不住激动心情。有人边采访,边下意识摘了口罩,却马上被民警提示戴上,瞬间从采访者变身为“被巡察对象”。这段小插曲,也成为今年进博开展前,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注脚。
全程戴口罩采访进博是什么体验?当然与我参加首届进博报道时有很多不同。例如新闻中心的服务保障依然优质,可我再不能像首届那样,在谋篇布局之余,抿一口饮料,吃一口零食,因为反复摘戴口罩有些繁琐,而一旦摘了忘记戴回去,很快就有安保或志愿者前来提示,让我平添一丝尴尬。
至于写稿时要不要补充零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发现禁食有利于提升写稿效率。
展区限流30%的消息,比开展早很多天公布。当时我还基于此判断:今年采访机会将更充裕,因为展商们需要接洽的人少了那么多。
可开展首日我就发现:除了已安排上的新闻发布活动,记者们见缝插针采访变得更难——因为虽然人少了,但与展商交流的交易团成员,也更固定了……
经常是我发现一个新闻亮点,寻找展商相关负责人,却发现其正与交易团成员聊得不亦乐乎。因为没太多人打扰,他们普遍还聊得很欢乐,内容很拓展。虽然他们都戴着严严实实的口罩,但我怎么觉得,双方的距离更近了?
有时因为赶时间,我不得不先去下个展台;有时,我也能听到交易团一方实时对展品作出反馈,让我记录得更全面立体。
回到中央环道,经过商业区,巨幅红底“进宝”海报与阳光相映成辉,营造出盛大喜悦的氛围。参展人流在这里汇聚,虽较前两届略显稀疏,但依然川流不息,一如我国经济双循环涌动着的热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