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舒尧

疫情期间,杨舒尧主动献血

吴兴棋

吴兴棋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张逸云
“小叶子”,是进博会上最可爱的存在,而在华东政法大学众多的“小叶子”中,有着几位拥有 “双重身份”的“小叶子”。
在镇宁大学生志愿者突击队的微信群聊中,在福建省血液中心的献血点,在第三届进博会志愿者的名单上,你都可以找到她们——吴兴棋、杨舒尧。
她们在疫情肆虐时担当抗疫志愿者,现在她们再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进博会,成为了进博“小叶子”。
“二年级”小叶子
抗疫中贡献青春力量
数月前,吴兴棋跟随党员父亲的步伐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回想起和社区志愿者相遇的第一天,没有冗长的讲话,也没有宏大的宣誓仪式,防疫志愿的工作就这样简洁快速地展开。排查登记、入户宣传,这是吴兴棋的工作,虽小但意义重大。偶有遇到不配合的群众,彼时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她总是想起父亲的话:“明白自己的责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严密的防疫工作有了成效,吴兴棋所在县没有出现一例病例,吴兴棋感叹道,这是得益于每位基层人员的共同努力。
返回学校后,吴兴棋没有停下志愿的脚步。如今,她再次以“小叶子”的身份踏入了国家会展中心。
“我们当时的四人小组在进博会结束以后还保持着联系,因为疫情在家的时候,还时不时地相互问候。”因为第一次的进博志愿服务经历,吴兴棋也收获了工作与生活上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吴兴棋看来,志愿服务就是“志在自愿帮助他人”。“在这个国际化的舞台上,我们应时刻保持饱满的状态,因为我们不仅代表自己、代表着母校,更是代表着中国的青年形象。”识趣友,开眼界,这是吴兴棋的进博收获。
“一年级”小叶子
主动献血助力抗疫
同样既参与了抗疫又参加进博的,还有来自华政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的杨舒尧。
今年年初,从美国游学归来的杨舒尧目睹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并且在新闻上看见许多孤寡老人感染新冠的报道后,决心向周围家庭尤其是独居老人无偿发放口罩。随后,她也在电梯口和电梯里放上纸巾,提醒大家隔着纸巾按楼层按钮,减低病菌传播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由于曾经献过血而留有备案,在今年三四月份血液比较紧缺的时候,杨舒尧接到血液中心发来的短信。虽然不能像母亲那样在一线抗疫,但杨舒尧认为,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她应当再次踏上这条献血之路。
杨舒尧表示,志愿活动一直是她很愿意也在坚持去做的事。由于上半年防疫志愿者的经历,这次,她也担任了华政进博会志愿的防疫专员,时刻守护各位小叶子的健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志愿精神,亦是杨舒尧心目中优秀志愿者应有的模样。
两位抗疫“小叶子”
在同一岗位相会
第三届进博会已召开,吴兴棋和杨舒尧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一轮的志愿服务中去。巧合的是,今年的进博会中,她们同为综合办秘书处的志愿者。
第一次参与进博的杨舒尧表示,作为秘书岗的一员,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制证和联系各部司的负责人,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进博会开幕之前。这次她也在工作之余,感受了一下进博会的场馆氛围。
今年晋升为“二年级”小叶子的吴兴棋面对新的挑战也不敢掉以轻心。去年,她游走在各个场馆慰问志愿者们,感受到了青年志愿者的热情、敬业,也为他们的认真付出感到自豪。
今年,吴兴棋接触到校园内外的许多工作人员,感受到他们对于岗位的坚守和付出。两次进博志愿服务经历,不同的岗位工作体验,让吴兴棋深刻体会到参与进博的每个人对于工作的无私奉献。“向前进,博青春”,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进博会展期不长,但是志愿者们往往要提前几个礼拜做好各项培训准备,部分岗位还要承担展会结束后期的工作。虽然志愿服务的时间很短暂,但对于这群真心志愿的人而言,帮助他人的热情不会冷却,志愿的路程永远没有尽头。(来源:华政青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