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通讯员 王晓丹
本报讯 2021年度考研、考公临近,莘莘学子正处于冲刺阶段,报读各类冲刺班、秘训班、一对一培训在所难免。家长总是希望能给孩子的学习给予足够的支持,诈骗分子正是瞅准了家长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冒充“子女”伺机骗取巨额培训费、学费。近日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冒充子女骗取巨额考研培训费案件,对将银行卡出售给诈骗团伙用于转移赃款的林某某提起公诉。
6月30日,刘先生还在上着班,突然看到自己的“儿子”要加QQ好友,因为刘先生和儿子之前也不是QQ好友,所以他立即同意了好友请求。加上QQ后,“儿子”告诉他,复旦大学的教授即将到学校办考研培训班。由于儿子一直心心念念想考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所以刘先生丝毫没有怀疑对方的身份。随后“儿子”还发来招生通知说:“学校要求必须由家长亲自联系教务处老师报名,名额有限,再不报名就晚了。”刘先生立即将3万余元的学费转给了对方。2小时后,“儿子”又说,要交将近7万元的学习器材押金,刘先生便又立即把钱转给了教务处老师。
到了下午4时许,“儿子”又联系他,说复旦大学教授还有一个培训,只有5个名额,需要交8万余元,报了可以直接去复旦。望子成龙的刘先生没有一丝犹疑,卡里钱不够,他便先转了2万元的学费定金给老师,并告知妻子让其抓紧补足剩下的学费。没想到不久刘先生就接到了儿子的电话,称自己完全不知情。刘先生这才发觉被骗,随即报警。
7月27日,嫌疑人人林某某被抓获。经查,被害人的钱款悉数转到了林某某名下的银行账户。据林某某供述,他将自己实名办理的银行卡出售给别人,后林某某发现自己卖出去的银行卡有频繁的资金来往,他立即意识到这张卡的作用是用来转移诈骗赃款的,于是挂失后补办了新卡,并将老卡中还未被转移走的2万元取出,用于自己挥霍。最终被告人林某某以涉嫌诈骗罪被普陀检察院提起公诉。目前,实施诈骗的“儿子”以及“教务处老师”还未到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