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编者按:
每有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法律问题发生,律师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提示、提供服务。我们为读者采集律师对这些身边事的法律解析,让您不用出家门就可享受“律师服务”。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年来,网售迷魂药迷奸药产业链曾被多次揭露,引发关注。政府部门、公安机关对此加大打击力度,但仍难以彻底禁绝。记者调查发现,如今这类产业多数隐藏在各类平台、社交工具等鲜为人知的角落中,用一种更为隐晦的方式在网络上流传。
法律界人士表示,非法销售这些产品将构成贩卖毒品罪,涉事平台也可能需要承认相应责任。
售迷药网站:
价格从几百到几千元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相关字眼,首页前排位置赫然挂着一家名为“××站商城”的购物网站。商品分类、超值促销,限时抢购、积分兑换,售后服务、购物指南, “商城”具备的要素它都有。不过,这家自称经营十几年的网站所售卖的产品分类,却是所谓的侦探设备、迷药迷幻、麻醉迷魂等等。
网站售卖最多的当属迷药类产品,加起来至少五六十种。这些产品的标价少则四五百元,多则一两千元。
记者调查发现,该网站还卖三唑仑片。在对该款产品宣传时,商城写道“属于高效麻醉药,俗称迷药、蒙汗药,请勿用于犯罪行为”。然而紧接着它又强调该产品“没有任何味道”,可与啤酒、白酒、矿泉水任何饮品相溶,且令人察觉不出。
三唑仑,在国家有关部门2013年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属于第一类,受到严格管控。
网页显示,与三唑仑的资料介绍相似的还有很多所谓迷幻药、失忆药。
“保证所有货品原装正品”,××站商城在产品介绍之下标有这样的文字。记者通过网站上的QQ联系上售卖人员。以“失忆粉”为例,对方称有货,而且有很多种,并列举了几种产品名字。
在付款方面,该平台特意提醒“现在严打越来越严”,还专门撰写文章教用户如何交易“更放心”。记者注意到,网站还宣称,有其他平台冒充,很多客户上当受骗;如果客户对此反馈,商城会处理并奖励三唑仑等产品。
目前,该网站的访问量已超过667万人次,记者随即向公安部的“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对该平台进行举报。截至发稿时记者查询举报进度,收到的反馈是:公安机关已对线索开展侦查工作。
QQ贴吧微信:
互相引流行为谨慎
除了网站,记者通过若干关键词搜索发现,在失眠、精神疾病等相关百度贴吧中,不时有售卖管制精神药品的帖子出现,通常留下QQ等联系方式。
浏览QQ,同样可以找到不少网售迷药群。记者注意到,有的卖家为躲避监管,把买家从QQ引到微信,又从微信引到另一个QQ。
“你想要的,我懂” “就是你想要的”,虽然做了技术屏蔽,某知名电商平台上仍有商家公开出售催情药,其中一些还打着“速溶”“无色无味” “猎色药水”的旗号。
另一个二手交易平台,也可看到有4-羟基丁酸(即γ-羟基丁酸)产品售卖,显示商家位于广东。
该平台上,一个卖三唑仑的商家把标题改为“三坐轮子” “三座伦” “三座仑”等,下方还展示出三唑仑的化学分子式。
律师:
所谓迷药属新型毒品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贾福军向南都记者介绍,在我国,精神麻醉类药品是需要严格通过国家准许的销售渠道来销售,类似此种民间向个人私售肯定是不允许的。合理使用,则为药品;非法使用或滥用,则为毒品,不仅容易成瘾、产生精神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廖建勋律师认为,所谓迷药产品,含有国家管制的麻醉精神药品成分,属于新型毒品,只要非法销售就构成贩卖毒品罪,一直都是打击的对象。
对于涉事平台,如果平台是明知的,平台涉嫌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相关人员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不是明知,但未尽到监管责任的,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等可以对平台进行行政处罚。
此外律师提醒,买卖毒品均可构成违法甚至犯罪,购买少量毒品自己吸食属行政违法行为,超过一定数量还可能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廖建勋律师告诉记者,目前还需要加大宣传普法力度,要让全社会都清楚地认识到,所谓蒙汗药、迷药均属于国家严管和打击对象。另外,要对贩卖、运输和使用这类毒品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马辉 关星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