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宝康
并非荒年,粮棉油储备充足了吗?尤其是粮食,中央高层提倡节约,很有必要。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饥荒来临,才去反思粮食浪费,那就太晚了。
尚无灾祸,应急预案都准备了吗?面对各类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各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应急预案,例如“食安事故应急预案” “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等;上海日前也刚刚通过了《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社区服务办、红十字会组织相关单位和志愿者开启宣传活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引导居民关注身边的灾害风险,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尚书》云:“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亦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个“备”,既是物质上的,也是思想上的。
去年华为受美国制裁,凌晨2点,海思总裁何庭波通过邮件致信员工:多年前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
为了这个很难发生的假设,海思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如今面对美国的禁运,保险柜里的备胎芯片,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所谓“备胎”,原是指汽车发生爆胎时用来紧急使用的轮胎。“备胎”的好处在于能避免抛锚路上的尴尬。华为 “备胎”方案的启用,显示华为居安思危的战略远见、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
《庄子》里有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拜老船工为师学划船,一开始老船工就教他学游泳,一练就是半年。终于有一天,徒弟忍不住问:“师父,我是跟您学划船的,您却一天到晚让我学游泳,这是为何?”师父答曰:“你要划船,就得先学游泳,如果不会游泳,就会在划船中时时担心失足落水,这样能划得好吗?”徒弟顿悟,于是潜心学好游泳再学划船,很快成了一名划船好手。
在这里, “游泳”成了“备胎”,有了这个 “备胎”,心里有了底气,就能集中精力,用心做事,效率反而更高。
春秋时,晋悼公当上国君后,集合宋、鲁、卫等11国出兵伐郑,致对方兵败投降,给晋国送去大批礼物。晋悼公拿出一半赏赐晋国卿魏绛:“是你劝我跟戎、狄和好,又安定了中原各国。现在我们和各国关系,就象动听的乐曲一样和谐。郑国送来这么多礼物,让我和你共享吧!”
魏绛说: “能和狄、戎和好相处,这是我们国家的福气,大王做了中原诸侯的盟主,这是凭您的才能,我出的力微不足道。《尚书》说,在安定时,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我想用这话提醒大王!”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安定时,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就是有备无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管控风险”。有备总比无备好,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在灾难来临时,涉险滩、避暗礁,从容应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