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
林则徐入仕从政30多年,先后当过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每年的养廉银在20000两。他清正廉洁,家产并不丰厚,临终前分给每个儿子的财产尚不及其一年的养廉银。
1847年1月,林则徐养病期间,给三个儿子写了一封家书《析产阉书》,说:“余服官中外已三十余年,并无经营田宅之暇。惟祖父母在时,每岁于俸廉中酌留甘旨之奉,祖父母不肯享用,略置家乡产业,除分给汝四妹外,有留归余名下者载在道光丙戌分书。嗣于庚寅年起夏出,至今未得回闽,惟汝母中间回家一次,添买零产几处……除文藻山住屋一所及相连西边一所,仍须留为归田栖息之区,毋庸分析外,其余田屋产业各按原置价值匀作三股,各值银一万两有零,即每股或有多余伸缩也不过一两百两之间,相去不远。再,目下无现银可分。”林则徐还谆谆教诲儿子: “惟念产微息薄,非俭难敷,各须慎守儒风,省啬用度;并须知此等薄业,购置甚难,凡我子孙,当念韩文公‘辛勤有此,无迷厥初’之语,倘因破荡败业,即非我之子孙矣!”
林则徐自身为官清廉,还教育子孙勤俭持家。稍晚的曾国藩读了《析产阉书》后,在给胞弟曾国荃的书信中感慨不已: “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
梁启超的勉励子女
梁启超勉励子女首先要做一名负责任的国民。1919年,他欧游归来前夕,致函儿子梁思顺:“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便是天地间堂堂一个人。”
在治学方面,梁启超勉励子女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1927年3月1日,他致函梁思成等子女:“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这点精神。”
儿子梁思礼年届九旬时还说:“父亲关注子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在这方面他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循循善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