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针对异地商会在沪规模持续扩展,上海将加强制度建设、治理规范,进一步推动上海异地商会健康有序发展。这是记者昨天从市民政局、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共同召开的“上海市异地商会登记管理工作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会议指出,近几年本市异地商会发展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截至今年11月底,在上海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的异地商会共计有169家。其中,省级商会26家、跨地域商会1家、地市级商会141家、长三角县级商会1家。上述上海异地商会共拥有近3万家会员企业,其中上海市浙江商会、上海市江苏商会分别拥有会员企业逾1400家和1200家。
伴随着数量与规模的扩大,近年来,上海异地商会也充分发挥商会平台汇聚信息、技术、资源等优势,参与推动本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本市包括异地商会在内的191家市级社会组织立项扶贫项目675个,扶贫资金10.34亿元;今年“新冠”疫情以来,本市异地商会为疫情防控、支援一线、捐款捐物和复工复产等勇作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捐赠价值超过6.2亿元。
会议强调,要支持异地商会的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异地商会平台优势,打造上海异地商会的品牌。为此,有关部门已明确,将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治理规范、检查评估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上海异地商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