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国际经济法(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课程负责人:宋晓燕(教授)
开课模式:线下一流课程
《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是面向法学院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从上海财经大学1987年开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伊始就设立了该课程,具有课时量大、内容丰富的特点。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和复合型,因此对该课程也给予极大支持。2006年该课程获批校精品课程,2008年获批上海市重点课程。
课程内容:国际经济法课程涵盖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商法、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等内容,将国际经济规则与各国经济发展相结合,将国际法、比较法和中国法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问题的兴趣,打开对国际经济法律科学研究的窗口。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国际经济法》相关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以使学生熟悉国际经济法律规则的发展现状、内容和趋势,从而感悟世界经济格局下中国的发展和变迁,理解国际经济规则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所带来的贡献。
授课方式:课程以启发性教学和课堂讨论为主。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辩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整个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参与度高。例如,案例教学既包括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和辩论,也包括贯穿整个课程每一节课的知识点案例分析。在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辩论中,学生不仅需注重证据和逻辑,更需将提炼的观点流畅表达。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水平,也增强了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明确讲授重点、难点,要求学生课堂听课、课上讨论和文献阅读并重。课程采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包括网络教学、分组讨论等方式。在课程考核方面,重过程、重合作,创新评价方式,将平时课堂参与、分组表现、文献阅读与期末试卷考核相结合,综合评定期末成绩。
总体评价:
1.学生给予高度评价。学生网上评教每学期总体评分在4.8以上,其中超过一半的学期总体评分在4.9以上。很多学生进行文字留言,表达对课程的喜爱。
2.同行和督导组评价高。课程被评为上海市重点课程,以点带面,提升了我校本科专业核心课的整体教学水平。
课程实现了让本科生接触学科前沿,关注国际经济法律热点,启发学生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并从课程思政方面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建立起和学生的联系纽带。不少学生在后续学习和工作中碰到专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经常咨询,在交流互动中起到了本科生导师的作用;以课程组方式夯实基层教研组织,带教青年教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