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时代每个人的必修课

上海法治报 2021年02月10日

  目录

导读

一、民法与《民法典》

二、《民法典》编纂、诞生、实施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

三、《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基本内容和若干新规定

四、《民法典》是自然人生活的百科全书

五、《民法典》是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企业的基本准则

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贯彻执行《民法典》的任务

七、关于学习《民法典》的建议

第一课  总则编

一、本编要义

(一)《民法典》总则在《民法典》中的作用

(二)《民法典》的调整对象、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三)《民法典》总则的新内容

二、必读内容

(一)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长期失联的应对方案

(三)法人的成立、变更、终止

(四)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五)法定代表人

(六)民事权利

(十一)权利不及时行使的法律后果

(十二)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

《民法典必修课》

刘士国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编辑推荐】

★法典时代到来,每一个人的必修课,受益一生的七堂课

★复旦大学法学教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士国担纲

★上海市民法典宣讲团专业解读

★与专家一起,感悟民法典的精妙法理

【内容简介】

“民法典时代”到来。我国《民法典》彰显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书便于大众深入了解《民法典》、学习《民法典》,是一本体系完整、内容精炼、案例典型的《民法典》简要读本。按照《民法典》7编的体例。

本书分为7课,包括本编要义和必读内容,旨在阐述《民法典》的编纂背景、精髓要义。

【作者简介】

刘士国,现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温州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重金属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首席专家。

【前言】

一、《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基本内容和若干新规定

(一)体系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

《民法典》体系分七编: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人格权、侵权责任两编为中国独创。依据我国国情总则编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三种,是目前各国《民法典》中法人分类最科学的。我国《民法典》无债编,但在总则编中保留了债权的概念,以适应侵权责任逐渐成为民法的重要领域、在《民法典》应独立为一编的时代需要,而不再受已经过时的债编体系的束缚。核心价值观在《民法典》特别是总则编中集中体现。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四项原则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自由、公正、诚信,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中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医疗侵权责任、产品责任、安全关照义务的违反责任以及法人对其工作人员的责任集中体现了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序良俗原则强调的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则集中体现了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序良俗原则、诚信原则、英烈名誉权保护、赔礼道歉责任方式、婚姻家庭编规定优良家风建设、继承等均有中国元素,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

(二)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民法典》物权编在原物权法规定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增加规定“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基础,除此之外,按投资的资产分配、国家提供的低保分配方式、通过税收缩小两极分化的分配方式等都是客观存在并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分配方式。增加多种分配方式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制度。物权编规定无人居住海岛国家所有,对维护国家主权具有重要意义。《民法典》新增农地“三权分置”规定,以适应在农民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基础上将其中的“经营权”转给他人,以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民法典》物权编增加规定居住权专章,为等价有偿房屋、租赁关系之外的房屋居住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深化人才制度改革,通过提供居住权为人才引进住房困难提供了新的物权制度保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